365文库
登录
注册

警惕“假游资”借AI设局

2025-04-25 10:30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假游资”借AI技术在社交平台设局诈骗,多部门联合出击

近日,一起涉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AI)在社交平台上假冒知名游资账号进行诈骗的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某短视频平台上出现的名为“徐翔(直播号)”的账号,通过模糊不清、人物动作僵硬的直播画面,诱导观众加入粉丝群,进而实施诈骗行为。经平台核实后,该账号已被封禁,但此类仿冒账号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记者调查发现,社交平台上存在大量仿冒知名游资的账号。这些账号利用AI换脸、语音克隆等技术手段,伪造知名游资大佬的形象,并通过直播或短视频发布市场观点,诱导投资者加入其私域流量。在名为“徐翔(直播号)”的案例中,直播画面中的“徐翔”面部表情僵硬,唇部动作与语音节奏不同步,呈现出典型的AI生成特征。然而,仍有不少投资者因轻信这些仿冒账号的内容而遭受损失。

据悉,这些“假游资”实施骗局的行为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游环节通过AI技术手段伪造知名游资形象,中游环节由“水军”在社群中扮演盈利学员,发布虚假盈利信息,营造跟单盈利的假象,而下游环节则通过虚假投资平台收割受害者。一旦投资者被诱导加入这些虚假投资平台,往往面临资金无法提现、被骗取钱财的风险。

以深圳投资者王小姐为例,她因相信“假游资”的“高胜率战法”,加入了一个微信投资群,并在某第三方平台转入资金以“布局牛股”。然而,最终她不仅未能获得预期收益,反而被骗取了35万元。王小姐已向当地警方报案,但案件仍在侦办中。

“假游资”现象的背后,是部分投资者对于快速致富的贪婪心理以及游资暴富神话的过度渲染。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通过伪造知名游资形象、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诱导投资者上当受骗。同时,新兴技术的恶意利用也为这些诈骗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券商、基金公司、监管部门以及互联网平台等多方力量正在联合出击。券商和基金公司纷纷发布相关信息,提醒投资者警惕诈骗行为,并加强防范与打击力度。监管部门也多次发出警示,提醒投资者莫轻信“假游资”“假股神”,并加强对诈骗行为的查处力度。

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正在持续加强治理力度。针对AI生成“假游资”面容信息、非法荐股等行为,平台方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防控体系,包括信息审核、实时监测、违规处置等职责。同时,平台方还通过建立黑名单库、优化举报机制等方式提升治理效能,努力维护网络金融信息传播秩序。

然而,防范AI技术沦为作恶工具仍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投资者举证难、立案周期长、追损概率低等问题,利用AI诈骗的违法行为违法成本低且屡禁不止。因此,业内专家呼吁通过跨部门合作形成完整的“假游资”发现与处理机制,构建集仿冒账号发现、识别、打击于一体的全流程机制。

具体而言,应聚焦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操纵证券市场、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行刑衔接力度对假账号持有方、资金方等主体予以“全链条”追责。同时加码平台责任要求平台建立“AI生成内容”强制标识制度,落实账号实名穿透核查与异常流量实时拦截。

综上所述,“假游资”借AI技术在社交平台上设局诈骗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多方力量联合出击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投资者也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