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扎心的真相,当下严重的社会内卷问题,为什么说把内卷归咎于人口多或者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种比较狭隘的认知?如果人口回到几亿人,难道就不会内卷了吗?其实都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蛋糕分配出了问题,财权垄断才是当前过度内卷的本质。
放眼世界,同样人口大国的印尼、尼日利亚,为何一点都不内卷?而小小韩国却陷入内卷深渊?明朝有1亿人口,内卷现象也是十分严重,连有编制、有政绩的公务员李自成也惨遭裁员。这显然不是人口多导致的内卷。清朝人口4亿,所谓的“康乾盛世”,到底是老百姓的盛世,还是皇帝的盛世?
内卷的真正决定因素,是财富和权力是否被垄断。印尼和尼日利亚百业待兴,社会充满机遇;而韩国产业被财阀高度垄断,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上层社会大量吸纳和占据资源,关闭社会上升通道,阻碍资源逆向流通。这使得中下层阶级,尤其是广大无产阶级,不得不为了日益减少的资源而激烈竞争。
当三星集团掌控韩国25%的GDP,即便因行贿入狱仍能稳坐会长之位时,我们就该明白:内卷并非自然规律,而是权力与资本合谋的结果。数据显示,中国前1%的家庭持有全社会1/3的财富;韩国前十大财阀贡献了82%的股市市值,却仅创造5%的就业岗位。
这种模式给韩国社会带来了三大恶劣影响:一、几乎断绝了底层平民向上实现阶层跨越的道路,他们这辈子都要和同一阶层的其他人争夺有限的资源;二、导致资源进一步向社会顶端的财阀聚拢,严重加剧了底层的内卷程度;三、中下层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在无休止的内卷面前被进一步压缩,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马克思早在200年前就深刻剖析了这种资源获取方式的内在机制。如今一些大型企业,以某些巨头为代表,通过过度剥削的手段(如加班文化、996制度等),让员工在缺乏话语权的情况下被迫创造尽可能高的剩余价值。员工看似拿着高额年薪,实则大部分价值被上层拿走。而上层社会分配给中下层员工的少量资源,又通过消费主义的生态循环重新流回上层,比如996劳动者沉迷于手游氪金、参与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购买轻奢品牌等。然而,顶层资本剥削的对象不只是普通平民,还有其他的中小企业。当大资本通过合并和收购垄断了整个行业的资源,那些生存空间被无限压缩的中小企业,也只能沦为大资本的“充电宝”。
那么有人就说了:顶层资本无底线的剥削平民,就不怕引起反噬吗?这就是财阀高明的地方。他们通过某些隐秘的手段,改变平民的认知,让他们忽略掉资本的剥削:
一、构建人为的信息差:各大企业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把996美化成“福报”,把裁员说成是“向社会输送人才”,把领导对下属的PUA当成是在“磨练新人”,把酒桌文化和传统饮食文化混淆。此外,企业还会用一些小恩小惠(如免费零食、学习机会、晚下班打车报销等),让员工忘记长时间工作的疲惫,只记得公司的好处。
二、刻意筛选信息:上层社会掌控媒体,只展示对中下层有利的信息,规避不利部分。比如某垄断行业的国企曾发布一篇推文,宣传某员工一家三代都把青春奉献给企业。看似赞美劳动光荣,实则暴露了“子承父业”的岗位近亲繁殖本质,与当前社会的失业率形成鲜明对比。
三、制造内部对立:中产阶级的概念就是上层社会抛出的最大骗局。除了工资稍高,中产阶级本质上仍是打工人,但很多人却以此标榜自己,鄙视收入不如自己的人,与无产阶级形成对立。此外,上层社会预留一个进入上层的小通道,让中下层为了这个渺茫的机会相互竞争,从而转移他们对根本矛盾的关注。
在当今社会,顶层的资本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在无产阶级内部人为制造对立,让我们暂时忽略阶级矛盾。比如“中产阶级”这一概念误导了很多打工人,以为自己真的脱离了无产阶级,迈入中产阶级行列,随后便落入消费主义陷阱。另外,资本家还利用性别对立、地域歧视等手段进一步混淆视听,让大家在这些无谓纷争中暂时忘记被资本剥削的现实。
在这套组合拳之下,社会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顶层集中。普通人深陷内卷,为了有限资源和微薄收入不断内耗,难以摆脱困境,最终沦为资本肆意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