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共筑安全健康网络环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4月29日上午,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发布的未成年人模式,是国家网信办持续指导国内软硬件企业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成果。该模式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旨在通过技术手段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相对独立、安全可控的上网空间。
从操作方式来看,未成年人模式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的三方联动。家长只需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即可“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此时,所有应用程序将同步切换至该模式,形成一个独立的网络环境,有效隔绝不良信息,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一设计大大降低了模式的使用门槛,使得家长能够更加便捷地管理和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
在内容生态方面,未成年人模式也进行了大幅扩充和优化。重点平台依托儿童内容创作者、版权资源、权威机构等,精心筛选海量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模式,并建立了年龄分层、内容分类、推荐分众的梯度化内容体系。这意味着,无论是寓教于乐的教育内容,还是充满童趣的娱乐节目,都能在未成年人模式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了内容生态的优化,未成年人模式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服务。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每日上网总时长、使用时段、休息提醒等,还可以对应用程序进行管理,了解孩子的使用情况。这些功能服务不仅有助于家长合理引导孩子的上网行为,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让他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学会自我保护。
在覆盖范围方面,未成年人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华为、OPPO和中兴等手机厂商在手机系统更新后提供了未成年人模式,小米、荣耀和vivo等则在发布的新机上直接搭载了这一模式。同时,应用商店也建立了未成年人专区,短视频、社交、电商、教育、工具等领域的重点应用程序也全面升级了未成年人模式。未来,这一模式的覆盖范围还将持续扩大,以满足未成年人日常使用的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服务。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成年人模式的发布只是一个开始,要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国家网信办将持续指导和支持平台优化未成年人模式,不断提升其易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希望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能够主动开启未成年人模式,积极提出宝贵意见,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清朗向上的网络环境。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的正式发布,是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不仅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空间,也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