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永远一样(same as ever)

2025-09-22 11:53    休闲娱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能在极端困境中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而有些人却在小事上就崩溃了。答案不在于他们遭遇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如何看待遭遇。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理解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性规律:人性永远一样,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永远一样,我们犯的错误永远一样。我们总想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真正有用的是理解什么永远不会变,因为变化让人焦虑,而不变的东西给人力量。

1945年,一架B25轰炸机在大雾中撞上了帝国大厦,飞行员是二战英雄,技术一流,但他还是撞了。为什么?因为他太相信自己的经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经验有时候是负资产。你越成功,越容易过度自信。你越顺利,越容易忽视风险。这就是人性,几千年来都没变。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具体的事件不会重演,但人性的模式会不断重现。比如每次股市泡沫细节都不同,1929年是收音机股票,2000年是互联网。2021年是加密货币,但本质都一样。与其预测下一个泡沫是什么,不如理解泡沫为什么总会出现。与其猜测明天会发生什么黑天鹅,不如准备好应对任何黑天鹅的能力。

那些不管世界怎么变都不会变的规律,比如人会死、没有免费的午餐、复利的威力。聪明人研究变化,智慧的人研究不变。因为变化让你疲于奔命,而不变让你以不变应万变。举个例子,技术在变,但人们想要连接的需求不变,从书信到电话到互联网到社交媒体,工具在变,需求没变。如果你押某个具体技术可能会输,但如果你押人类的连接需求永远不会错。再比如赚钱的方式在变,但人们想要安全感的需求不变,从种地到打工到创业到投资,形式在变,本质没变。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被各种新概念、新风口迷惑。

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做复杂性悖论,我们总以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复杂的解决方案,恰恰相反,越复杂的系统越需要简单的规则。如投资,大多数人研究k线、分析报表、追热点,结果还不如买个指数基金。巴菲特的策略简单到令人发指,买好公司长期持有,就这么简单,他成了世界首富。比如健康,大多数人尝试各种减肥法,其实最有效的就是少吃多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真正做到的人很少。为什么我们喜欢复杂,因为复杂给我们控制感,我们觉得掌握了复杂的方法就能控制结果。但现实是,复杂增加了出错的可能。简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反脆弱,简单的系统出错的地方少,简单的策略执行起来容易,简单的生活压力小。

人类不是理性动物,而是叙事动物。我们不是通过数据理解世界,而是通过故事。为什么假新闻传播那么快,因为它是个好故事。为什么阴谋论那么有市场,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叙事。为什么我们记不住数据但记得住八卦,因为八卦是故事。这不是缺陷,而是特性。我们的大脑就是为故事优化的,几万年前能记住哪里有老虎的故事,比记住老虎的数量更重要。所以,如果你想说服别人,不要用数据用故事。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不要死记硬背编个故事。如果你想理解世界,不要看新闻看历史,因为新闻是片段,历史是完整的故事。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叫做预期的暴政。我们的快乐不取决于我们有什么,而取决于我们期待什么。如果期待是零,一块钱都是惊喜。如果期待是100万,90万都是失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物质越来越丰富,我们却越来越不快乐。你爷爷那代人有辆自行车就很开心,这代人有辆车都觉得不够。社交媒体加剧了这个问题,以前你只和邻居比,现在你和全世界比。以前你只看到别人的外表,现在你看到别人精心编辑的完美生活。期待被无限拉高,失望就不可避免。管理期待比提升现实更重要,降低期待不是消极而是智慧。当你不期待完美,你就能享受当下的美好,当你不期待公平,你就能接受现实。

最大的风险是你没有意识到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专家都没预测到,2020年疫情谁都没想到。真正改变世界的事件都是意料之外的,所以与其试图预测风险,不如建立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冗余,就是看起来浪费,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东西。比如存款,平时没啥用,失业时能救命。比如健康,年轻时不在意,老了才知道珍贵。现代社会的问题是我们太追求效率,消灭了所有冗余。公司0库存、个人月光族,时间排满满,看起来很高效,其实很脆弱,一个意外就能击垮整个系统。要故意存一些看起来没必要的钱,维护一些看起来没用的关系,这些冗余是你的保险,是你的选择权。

关于长期主义,人们高估短期变化,低估长期变化。一年后的世界和今天差不多,但10年后的世界完全不同,问题是我们的大脑是为短期优化的。在原始社会,考虑明天的食物比考虑明年的食物重要,这个本能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所以我们总是对眼前的事反应过度,对长远的事反应不足。股票跌了5%就恐慌,忽视了长期年化10%的回报。今天的新闻让你焦虑,10年后你都不记得今天发生了什么。真正的智慧是把时间拉长,当你用10年的视角看问题,今天的烦恼都不是事。当你用一生的视角看选择,很多纠结都没必要。经常问自己,什么是未来十年不会变的,而不是问什么是未来十年会变的,因为不变的东西才值得长期投入。

关于运气和技能,我们总是高估技能的作用,低估运气的作用。成功的时候归功于能力,失败的时候归咎于运气,这是人性,但它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比如你投资赚钱了,你觉得是你英明,但可能只是你运气好赶上了牛市。比如别人成功了,你觉得他能力强,但可能只是他运气好碰到了贵人。这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要认识到运气的作用。认识到运气,你就不会因为一次成功而自大,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绝望。更重要的是,既然运气这么重要,那最好的策略是什么?增加试错的次数,扔骰子扔的越多,扔出6的概率越大。创业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概率越大。所以不要把所有赌注押在一次机会上,而要创造多次机会。不要追求一次就成功,而要保证失败了还能再来。

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做舒适区陷阱。我们都知道要走出舒适区,但这个建议是错的,不是要走出舒适区,而是要扩大舒适区。区别在哪里?走出舒适区是对抗,扩大舒适区是成长。走出舒适区让你焦虑,扩大舒适区让你自信。举个公开演讲的例子,走出舒适区是强迫自己上台,忍受恐惧。扩大舒适区的方法是从小范围开始逐渐增加人数,让演讲变成舒适区的一部分。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走出舒适区是不可持续的,你总有一天会退回去。但扩大舒适区是永久的,你的世界变大了。

关于确定性的追求,人类最大的焦虑来自不确定性,我们宁愿要一个确定的坏消息,也不要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喜欢阴谋论,因为他提供了确定的解释。为什么我们相信预测,因为他给了确定的答案。为什么我们害怕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不确定。但追求确定性是个陷阱,因为世界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你越追求确定,越容易失望。你越想控制,越容易失控。真正的智慧是接受不确定性,不是消极接受,而是积极拥抱。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性,意味着机会,意味着惊喜。与其追求确定的结果,不如建立应对不确定的能力。这个能力包括灵活性、适应性、反脆弱性,当你有了这些能力,不确定性就不再可怕,反而成为你的朋友。

关于人际关系的永恒规律,人是社会动物,但也是自私的动物,这个矛盾永远存在。理解了这个矛盾,你就理解了所有的人际关系。比如为什么朋友会背叛,当自私战胜友谊时,背叛就发生了。比如为什么爱情会消失,当激情褪去,自私就显现了。这不是悲观,而是现实。接受了这个现实,你就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你会明白所有的关系都需要经营,都需要平衡双方的利益。

信任是最难建立也最容易失去的东西,建立信任需要年,毁掉信任只需要秒。这个不对称永远存在,所以要格外珍惜信任,不要为了小利益出卖信任,不要为了一时冲动破坏信任。信任是你最宝贵的资产,比金钱更重要。

关于成功,成功是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成功不成功取决于你和谁比,如果你和大学同学比,你可能很成功。如果你和马云比,你就是失败者。同一个人、不同的参照系,结论完全不同,所以选择正确的参照系很重要。最好的参照系是昨天的自己,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你就是成功的,这个标准永远有效,永远能激励你。成功会带来新的问题,有钱了你要担心钱的安全。出名了你要承受公众的压力。位高了你要防范别人的算计。这不是说不要追求成功,而是说要对成功有正确的期待。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成功不解决所有问题,只是把旧问题换成新问题。

关于悲观和乐观。悲观听起来聪明,乐观听起来天真。说经济要崩溃的人显得有见识,说未来会更好的人显得没脑子。但历史证明,长期来看,乐观总是对的。过去200年我们经历了无数战争、危机、灾难,但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几十倍。为什么?乐观总是赢。因为人类有独特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问题都会催生解决方案,每个危机都会带来进步,所以要做长期的乐观主义者,短期的现实主义者。短期内什么都可能发生,长期看情况总会变好。

世界在变,人性不变;技术在变,需求不变;形式在变,本质不变。这些不变的东西是什么,人会死,所以要珍惜时间;人会老,所以要保持健康;人需要爱,所以要经营关系;人追求意义,所以要找到使命。这些听起来都是常识,但常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智慧。我们追求复杂,忘记了简单。我们关注变化,忽视了永恒。记住,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最有价值的不是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而是理解什么永远不会改变。当你掌握了这些永恒的规律,你就有了应对所有变化的能力,这就是一如既往的智慧。当你明白了什么永远一样,你就不再恐惧什么会不一样。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