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蔚来 2025 内部大整顿:千亿亏损的救赎还是回光返照?

2025-03-18 16:18    财经科技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蔚来2025内部大整顿:千亿亏损的救赎还是回光返照?​

最近,蔚来汽车内部掀起的大整顿风暴,在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引发了轩然大波。作为曾经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企,蔚来在成立11年来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此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无疑是其试图扭转干坤的关键一搏。但这一举措究竟是能给深陷亏损泥潭的蔚来带来明显收效,还是仅仅是回光返照?这成为众多行业观察者、投资者以及消费者心中的一大疑问。​

整顿背景:生死时速下的自救​

蔚来的亏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从创立之初,蔚来就秉持着重研发、重服务、重基建的发展战略。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在服务方面,打造了包括NIO House在内的一系列高端用户体验体系;在基建上,大力布局换电站网络,截至目前已拥有3159座换电站,充电桩超过2.5万个。这些举措虽然在品牌塑造和用户忠诚度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让蔚来背负了沉重的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特斯拉等传统新能源车企不断降价促销,扩大市场份额;比亚迪等国内自主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崛起,市场格局逐渐被重塑。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蔚来的销量增长乏力,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约155.3亿元,资金链面临着巨大考验。截至2024年9月30日,蔚来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422亿元,较2023年底的573亿元减少151亿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蔚来启动内部大整顿,显然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自救行动。​

整顿举措:全方位的“手术”​

组织架构与人员优化​

蔚来此次整顿在组织架构和人员方面动作不小。终端销售团队、售后服务板块等均被纳入裁员范围,裁员比例约为10%,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例如,上海地区的UR Fellow部门(售后客户服务)团队总人数为80人左右,此次裁员优化7至8人,比例在10%;而深圳地区的UR Fellow团队裁员比例达到50%。除了裁员,蔚来还将蔚来与乐道双品牌在人力资源团队、行政团队、交付团队等方面进行深度整合,以提升运营效率,减少重复岗位的人力成本。​

业务调整与成本控制​

在业务层面,蔚来对手机业务进行大规模调整,将软件团队整合进数字座舱团队,进一步精简重复岗位。同时,合并蔚来与乐道两个品牌的交付渠道,并在偏远地区由区域公司总经理兼任乐道销售负责人。在供应链管理上,李斌亲自参与成本控制,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进行成本管控,并推动零部件平台化研发,以提升规模效应。能源部门下属各区域公司、各个业务,对于每个项目、每个资产,如每个换电站、每根充电桩、每块电池,都设立明确的利润表,细致列出财务度量模型,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毛利、折旧摊销等,要求结合其中要素,找出增加价值与收入、减少成本与费用的具体措施。​

盈利目标与策略调整​

蔚来在近期的内部会议上明确了2025年的核心目标:销量翻番、力争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李斌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给出的盈利时间是2026年,但在此次内部会议上,将盈利时间提前至2025年第四季度。为实现这一目标,蔚来在2024年年初启动了“Cost Mining”行动,减少无效和低效投入。2025年1月,蔚来设立了CBU(Cell Business Unit,基本经营单元),每个大部门均配备独立的成本结算中心,用于监控各部门在不同项目上的支出和回报,通过明确各部门的ROI(投资回报率)指标,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

成效展望:曙光初现还是迷雾重重?​

成本控制初见成效​

从目前来看,蔚来的一系列降本举措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Cost Mining”行动在2024年超额完成了年初设定的降本目标,通过部门负责人每月监控支出明细,优化资源使用,如减少彩色打印等细节方面的改变,逐渐积少成多。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上,推动零部件平台化研发有望提升规模效应,降低单车成本。如果自研智能驾驶芯片能够顺利应用,据估算单车成本降幅可能超过1万元,这将极大地缓解蔚来的成本压力。​

销量增长面临挑战​

尽管蔚来制定了2025年销量翻番至约44万辆的高目标,但从2025年前两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前两个月累计销量仅3.2万辆,要完成年度目标,后续每月平均销量需达到3.7万辆以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依旧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车辆的性能、续航,对价格也更为敏感。蔚来虽然计划在2025年通过多品牌策略推动销量增长,还将2025年定为“产品大年”,但新车上市前6个月的销量势能至关重要,如何确保新车交付及时,避免高开低走,是蔚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长期发展仍需突破​

蔚来的长期发展不仅取决于短期的成本控制和销量提升,更在于能否在技术和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换电模式作为蔚来的核心特色,虽然在用户体验上有独特优势,但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换电服务的覆盖率和效率,是蔚来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智能驾驶领域,虽然蔚来持续投入研发,但目前市场上特斯拉、小鹏等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领先优势,蔚来如何实现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蔚来2025年的内部大整顿,是其应对亏损困境的一次积极尝试,在成本控制等方面已经展现出一些积极信号,但要彻底扭转亏损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这究竟是迈向盈利的坚实一步,还是在激烈竞争下的回光返照,仍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结果如何,蔚来的这场变革都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