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观灯》是初唐诗人卢照邻笔下的一首精巧玲珑的元夕灯会小诗,全篇以光影为经纬,织就一幅天地人相融的盛世画卷。诗人笔锋如走马灯般流转,在有限的八句四十字中完成了一场由人间烟火到星河璀璨的视觉盛宴。
首联"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如工笔画卷徐徐展开,锦里坊市中的华宴与雕花灯盏交相辉映,"兰缸"二字既见器物之精美,又以"早年"暗点青春韶华,让满城灯火都染上了追忆往昔的朦胧色调。颔联"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则如长镜头陡然拉升,从地面彩灯织就的锦绣地毯,一直延伸到天际缀满繁星的幕布,天地之间被流动的光影填满,恍若光之海洋。
颈联"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更显妙思:灯市火光冲天而起,竟让人分不清是银河坠落人间,还是人间灯火升入霄汉。楼台间悬挂的明灯,既似明月当空,又如明珠垂檐,虚实相生的意境让整个画面在现实与幻境间摇曳。尾联"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忽转特写镜头,贵妇们的笑语嫣然与九枝灯树的璀璨光华交相辉映,将天上人间的光华最终凝结为这一抹人间至美的笑靥。
全诗犹如一组精心设计的蒙太奇,从微观到宏观再回归细节,在光影的虚实变幻间,既展现了初唐盛世"火树银花合"的恢宏气象,又在"千金笑"的刹那定格中暗藏对美好易逝的隐忧。这种举重若轻的笔法,恰似灯市上随风摇曳的烛火,在明灭之间照见永恒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