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风险骤升80%!中国使馆紧急呼吁:在日同胞立即行动
2025年4月14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紧急安全提醒,称日本政府最新地震风险评估显示,未来30年内南海海槽发生9级以上特大地震的概率已从70%升至80%。这一数据较2023年的评估大幅上调,引发全球关注。中国使馆同步呼吁在日中国公民“立即行动”,加强防灾准备,确保人身安全。
地震风险升级:科学评估与历史警示
日本气象厅与地震调查推进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南海海槽位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其板块运动活跃度已超过临界值。若发生9级地震,震源深度可能仅10-20公里,引发最高达34米的海啸,波及范围将覆盖冲绳至福岛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
历史数据显示,南海海槽每隔100-150年便会发生一次特大地震。上一次同类灾难发生于1946年,当时引发15米海啸,造成1443人死亡。而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仍历历在目:9.0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泄漏,至今仍有超2.4万人无法返乡。此次风险升级,被日本媒体称为“3·11以来最严峻的地震预警”。
中国公民紧急应对:使馆发布五项指南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驻日使馆于4月14日通过官网及社交媒体发布《地震防灾指南》,建议旅日同胞采取以下措施:
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家庭储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压缩饼干、手电筒、急救包等物资,并定期检查保质期。确认避难场所:通过居住地政府官网或社区公告栏,提前了解最近的避难所位置及路线。关注预警信息:安装日本气象厅“紧急地震速报”APP,同时关注中国驻日使馆微信公众号,确保第一时间获取地震预警。完成海外公民登记:通过“中国领事APP”或微信小程序“海外公民登记”,填写个人信息及在日住址,以便紧急情况下获得领事保护。审慎安排行程:近期计划赴日旅游、留学或投资房产的公民,需重新评估风险,避免前往地震高风险区域。
社会各界联动:防灾减灾刻不容缓
日本政府已启动全国防灾演练,要求各地方政府在4月底前完成避难所物资储备检查。东京都政府宣布,将在地铁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增设地震预警广播设备,并计划于5月举行超50万人参与的防灾演习。
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亦于4月15日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驻日使馆加强与日本警视厅、消防厅的协作,确保中国公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获得救援。同时,领事保护热线(010-12308)已增派日语接线员,24小时为旅日同胞提供咨询服务。
专家呼吁:科学防灾,拒绝恐慌
尽管风险升级,但多位地震学家强调,80%的概率并不意味着地震“必然发生”。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山田浩二指出:“地震预测本质是概率学,公众需保持警惕,但无需过度恐慌。”他建议民众定期参加防灾培训,掌握地震时“伏地、遮挡、抓牢”的避险原则。
中国驻日大使馆特别提醒,日本政府已公布中文版《地震防灾手册》,可通过使馆官网免费下载。手册中详细列出了地震发生时的“黄金12秒”自救指南,以及断电、断水后的生存技巧。
地震风险升级再次警示我们,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需以科学防范应对。中国驻日使馆表示,将持续关注事态发展,为旅日同胞提供必要协助。在此,我们呼吁所有在日中国公民:立即行动起来,从储备物资到熟悉避难路线,每一步准备都可能成为危难时刻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