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政策支撑
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对下一步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此次会议在关键时刻为中国经济把脉定向,明确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应对外部冲击,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首先肯定了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成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密配合,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科学决策的有效性。
然而,会议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不断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会议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这既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未来发展挑战的充分预估。
在宏观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包括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通过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通过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通过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这些政策举措的出台,将有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消费与企业支持方面,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要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升级和企业发展。
在深化改革与开放方面,会议强调要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包括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等。这些举措的推进,将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在风险防范与民生保障方面,会议要求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同时,要着力保民生,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同时,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鼓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总之,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将紧密配合、协同发力,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