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碎片化信息不解决任何问题

2025-02-22 14:27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麻省理工学院2023年脑成像研究显示,持续暴露于碎片信息的工作者,其前额叶皮层灰质密度年均下降0.7%,相当于提前20年出现认知老化症状。这一数据印证了神经学家卡尔.纽伯特在其著作《深度工作》中的论断,多任务处理不是能力,而是大脑功能退化的代偿机制。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肤浅碎片化的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的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实验也显示,在模拟企业工作场景中,受试者每8分钟收到新邮件时,其决策错误率较连续工作组高出43%,这也进一步揭示了,碎片化信息正在摧毁我们的核心认知能力。
       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发现,记忆固化机制在碎片化冲击下将面临崩溃,因为海马体需要连续90分钟以上专注,才能形成长期的记忆突触。而微软2024年职场报告显示,现代职场人平均专注时长仅有47秒,这也间接导致企业的知识资产以每年12%的速度在流失。其实这些科学研究都在指向一个关键的内容,碎片化信息不解决任何问题,且带给我们的伤害是极深的。正如社会学家基格蒙特.鲍曼所言,液态现代性正在溶解所有的固态认知结构,也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警示的那样,当灵魂失去凝视真理的能力,人将沦为洞穴壁影的囚徒。
       在精神与情绪方面,前一秒还在为流浪猫流泪,下一秒却又被段子逗笑,转眼又开始焦虑35岁失业,如此反复...... 心理学家教授解释,这种高频情绪切换会导致情感失交,最终丧失深度共情能力。给小白鼠持续不可预测的刺激会怎么样?它们会出现类似人类的抑郁症症状,而我们每天经历的碎片信息就是升级版的电击实验。
       除了精神与情绪,还有我们的社会关系,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却在各自的虚拟世界里。碎片化交流制造的假性亲密,导致点赞之交越来越多,走心对话越来越少。你是不是也每喝一口咖啡就要看3次手机,工作5分钟不到就要看看快递到了哪里。生活中充满着“稍等,我看一下微信”的卡顿,每个人都没有停止沟通,但好象,也没有沟通什么具体的内容。
       碎片化信息影响至深的还有我们的学习能力,是不是你的收藏夹里也躺着300多个必看干货,订阅了几十个知识专栏。那为什么反而还更迷茫了呢?有神经科学家指出,碎片化学习就象吃膨化食品,越吃越饿,还伤脑。当我们不断快速切换信息时,大脑会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就象反复被碾压的草坪,最后只能长出浅草,而永远失去了培育参天大树的能力。请问,你上一次完整的看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你可能会说,现在谁还看书啊!时间多宝贵,用一个星期去读一本书太浪费时间,短视频5分钟就能讲完百年孤独。对,时间是宝贵的观点没错,但逻辑扭曲,因为不是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被压缩。通过短视频5分钟确实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这种了解并不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而是在接受别人的施舍,我们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时间可不是这么节省的。
       有人可能会说,我会思考啊!我每天都有思考。那么我问几个问题,您每天思考的是什么?思考的范围是否都是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您的思考得出了什么结论?又采取了什么行动?拿到了什么结果?又是否可以持续化呢?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您自己满意的,那没问题,您很优秀。但如果连自己都不满意的话,那是不是考虑要重新思考一下?
       除了个人,企业也同样深受碎片化信息的伤害。麦肯锡指出,知识碎片化导致企业重复犯错的成本增加高达57%。管理是要体系化,发展规划也是。很多企业都在面临着凌晨3点,老板在5个群里发出不同的指令,晨会上,市场部才发现研发部早就改了需求,季度复盘时发现全员都在瞎忙,没有任何重点。这不是管理,这是用信息炸弹在搞自杀式的袭击。领英数据显示,碎片化培养的员工离职率高达42%,且70%在跳槽时被质疑没有核心能力。之前看到过一篇报道,95后的管培生3年换了8个岗位,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会,这不是在轮岗培养,这是在制造人肉u盘。
       80年代会议纪要都是能装订成书的,而现在全是@所有人的微信碎片。企业长期通过对碎片化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的结论是极其不稳定的,不仅会对管理造成不可修复的负面影响,且风险极高。当企业失去系统记忆,每次犯错都是全新的事故,且过程和结果都不可控。
       以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为例,很多企业客户在建立合规管理体系之前,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热衷于在系统化分析之前,通过零散的信息去解决临时的问题,进而做出临时性的决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处理一个问题后,又引发了新的问题,也就是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当然,他们也不是不想系统分析全盘解决,而是无从下手。这是必然的,没有体系化建设和管理的风险防控,永远都是被动的、零散的、高风险的。合规风控不是遇见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在预防风险的同时,还要培养企业全员系统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将合规风控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日常管理业务,乃至是企业全员的私人认知当中。只有体系化的收集、归纳、分析、总结日常所有信息,才能达成此目标,才能做好合规风控,这是一个过程,或快或慢,但必须去做。
       可能是做律师工作的关系,法律对我个人的言行和观念影响都极大,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体系化的、预判式的、带有规划的内容。做事情一定要秉持着长期主义,规划着做事,至少3-5年内要做什么,一定都是规划个八九不离十的。人生当然不是制式化的,零散碎片的生活和工作,不见得就不幸福不快乐,没有规划和管理,甚至是不懂技术没有学识,也一样可以靠机遇和方法挣到很多钱。
       系统、深刻的思考问题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个人家庭亦或是企业乃至国家,通过深刻系统的思考学习后,有一些规划和管理,是不是更有利于长远的发展呢?
       仅供参考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