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吗,每天只花一个小时,一年后你就能超过90%以上的人。知道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却一直没进步没赚到钱吗?因为你一直在重复一件没用的事。
有人算过,现在人平均每天刷手机要花4个半小时,如果从里面抠出一个小时用来学习,一年就是365个小时。这么多时间,够你读完50本书,学会一门新技能,甚至把一个副业做起来。我见过一个粉丝,只有初中学历,以前在工厂打工,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后来他每天下班后逼自己学一个小时编程,从代码是什么都不知道开始,一边看教程一边敲代码。三年下来,他现在不光能接副业,一个月能赚3万,比以前的工资翻了好几倍。你可能会说他是天赋高,但其实他就是把每天的一个小时用到了极致,不偷懒、不找借口,学了就马上练。就象攒钱,一天存10块不起眼,一年就是3650块,十年就是3万多。时间的复利比你想的更可怕,那些总说没时间学习的人,不是真的没时间,是把时间浪费在了刷短视频、聊八卦上等。别人用这些时间慢慢变强,他们只能看着差距越来越大,最后抱怨运气不好。
黄金一小时该怎么用,记住一个核心,前30分钟学,后30分钟用。很多人学习就象囤货,买了一堆书、收藏了一堆教程,觉得存着就是学会了。但知识这东西不拿来用,就象过期的食物一点用都没有。正确的做法是学了马上用,比如你学了一个写作技巧,怎么写开头吸引人,那后30分钟就马上写一段,哪怕只有几百字发在朋友圈或者备忘录里。你看了一个销售方法,比如怎么跟客户聊需求,就马上找个客户试试,哪怕只是多问一句你最在意什么。你学了个理财知识,比如怎么分配工资,就立刻打开记账软件,调整一下自己的存钱计划。现在,还有AI工具能帮你提速,学拍视频,用AI剪个简单的片段。学做PPT,用AI生成的模板改一改。
关键是动起来,让知识从听过变成会用。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却做不到?无非三个坑,第一个坑,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书架上摆着一堆提升自己的书,塑料膜都没拆,总想着等有空了再看,结果书放黄了也没翻几页。第二个坑,收藏不等于学会,刷到有用的文章教程,随手点个收藏,心里想以后看。但收藏夹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从来没打开过。第三个坑,明天再开始,今天太累,明天再说,明天有事、后天再学。明天就象个无底洞,把你的计划全吞了。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别等完美再开始,现在就做。哪怕今天只剩20分钟,也比等明天强。比如你想学英语,不用等买好教材、规划好时间,现在就打开APP背5个单词,先动起来,再慢慢调整。选对学习方向,才能让兴趣变成赚钱的本事。不是所有兴趣都能赚钱,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你是真的喜欢,比如你喜欢健身,不是三分钟热度,是能坚持每天练。喜欢做饭,不是偶尔做一次,是研究菜谱能忘了时间。只有真兴趣才能让你熬过枯燥的阶段。
第二市场有需求,你喜欢收集瓶盖,这是兴趣,但没人愿意为这个付费。但你喜欢健身,有人想减肥,愿意看你的教程。喜欢做饭,有人想学做菜,愿意买你的配方。有需求才有赚钱的可能。
第三能创造价值,比如你喜欢健身,不光自己练,还能拍视频教别人怎么练,帮别人瘦下来。喜欢研究理财,能把复杂的知识讲明白,帮别人避开坑。你给别人解决了问题,别人自然愿意给你付费。就象有人喜欢养花,一开始只是自己种,后来拍怎么养花不烂根的视频,慢慢有人找他买花问问题,最后开了个小花店。把爱好做成了事业,这就是兴趣变成赚钱能力的过程。
最后想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你每天刷手机的4个半小时,别用来追剧闲聊,如果能拿出一个小时学习,一年后你会发现自己懂的东西多了,能做的事多了,甚至赚钱的路子也宽了。别觉得一个小时太短,试试从今天开始,睡前一小时不刷手机,读几页书。早上早起一小时,学个小技能。午休时少刷会视频,把学到的东西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