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据媒体报道,2023年,宁波市海曙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诈骗案件。
被告人郑某顺与颜某玉策划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商业活动,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他们接手了一家摄影店,并在明知该店铺不具备正常经营条件的情况下,推出了一个所谓的周年庆回馈客户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他们向顾客承诺,在活动结束后会返还充值金额,以此诱使消费者进行高额现金充值。
为了增加信任度和参与度,这些骗子们还组织了一场颁奖仪式,声称现场充值可以提高排名并获得额外奖励。
许多消费者被这种虚假承诺所吸引,纷纷加入到充值行列中来。
然而,当活动结束之后,郑某顺等人关闭了店铺,切断了所有联系方式,消失得无影无踪,共骗取了包括孙某、杨某、王某雯在内的多名受害者共计146万余元人民币。
法院审理认为,郑某顺及其同伙的行为构成了共同犯罪,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刑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案件发生以后,有网友表示,这些人简直就是社会的毒瘤!利用人们的信任和善良去谋取私利,真是让人气愤不已。希望法律能够给予最严厉的惩罚,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也有网友认为,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如果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不加以严惩,将来谁还敢相信商家的任何促销活动?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种欺诈行为。
那么,职业闭店人的行为为何构成诈骗罪呢?
根据中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郑某顺等人故意编造虚假信息,如承诺返还充值金额等,诱导消费者支付款项,且在取得款项后立即逃匿,表明其从一开始就没有履行承诺的意图,而是意图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
因此,其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