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童年的发现5篇从生活常见场景入手,选取养蚕、观察蚂蚁、发现植物生长等角度,以童真视角展现发现过程中的惊喜与思考。
春日的阳光斜斜照进阳台,我蹲在鞋盒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蠕动的蚕宝宝。这是科学课老师发的小生命,此刻正慢悠悠地啃食桑叶,沙沙声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
那天清晨,我照例去看蚕宝宝,却发现最大的那只身体变得透明,正沿着盒壁吐丝。它摇头晃脑的模样像在跳圆舞曲,细丝从嘴里吐出,渐渐织成银白色的茧。我搬来小板凳,趴在旁边观察,连午饭都忘了吃。茧越来越厚,蚕宝宝却不见了踪影,我急得差点哭出来。
“蚕宝宝在里面悄悄变身呢。”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我半信半疑,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守在茧旁。直到第七天清晨,茧上出现一个小孔,淡黄色的蝴蝶缓缓探出翅膀。它湿漉漉的翅膀像被揉皱的绸缎,在阳光下轻轻颤动。我屏住呼吸,看着它一点点展开翅膀,突然振翅飞向窗外,在花丛间划出金色的弧线。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生命的奇妙。就像这只蚕,看似消失,实则在黑暗中积蓄力量,完成最美的蜕变。现在每当看到蝴蝶,我总会想起那个充满惊喜的春日,想起童年发现生命奥秘时的震撼与感动。
暑假的午后,我蹲在老槐树下,看一群黑芝麻似的蚂蚁排着队搬运面包屑。它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举着碎屑绕过凸起的树根,队伍却始终保持整齐。突然,一只蚂蚁离开队伍,朝着相反的方向爬去。
我好奇地用树枝拦住它的去路,没想到这只小蚂蚁竟然绕了个圈,又找到了大部队。它用触角碰碰前面蚂蚁的屁股,像是在说悄悄话。我趴在滚烫的水泥地上,鼻子几乎要贴到蚂蚁身上。透过阳光,我发现蚂蚁走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
“它们在分泌信息素。” 爸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缠着爸爸要了放大镜,仔细观察,真的看到蚂蚁腹部末端有个小孔,时不时渗出透明的液体。原来它们是用气味搭建隐形的通道,就算遇到障碍也不会迷路。
从那以后,我成了蚂蚁的 “小跟班”。看着它们在暴雨前搬家,用身体搭桥过河,甚至和红蚂蚁展开 “战争”。这些小小的生命,用智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童年的我就这样趴在地上,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微观世界。
去年冬天,我把枯萎的绿萝随手扔进空花盆,浇了点水就没再管它。春节过后,偶然瞥见阳台角落,竟发现花盆里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枯黄的藤蔓上钻出星星点点的绿,像给冬天添了抹温暖的色彩。
我搬来小板凳,趴在窗台上观察。发现绿萝的根像章鱼的触手,紧紧抓住土壤。叶子背面有细小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我用注射器往叶片喷水,水珠竟像坐滑梯一样滚下来,却在绒毛间留下晶莹的水珠。
查了资料才知道,这些绒毛能收集空气中的水分,就算在干旱的环境里,绿萝也能靠 “喝水” 活下去。我又试着给它换了肥沃的土壤,每天清晨用喷壶模拟露水。看着绿萝一天天舒展藤蔓,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智慧。
这次发现让我明白,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生存本领。就像看似枯萎的绿萝,在黑暗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童年的这些小发现,就像一颗颗种子,种在我心里,开出好奇与探索的花。
暴雨过后,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湛蓝。我举着雨伞跑下楼,突然发现天边挂着一道绚丽的彩虹。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像被仙女的画笔轻轻涂抹,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我追着彩虹跑,想看看它的尽头藏着什么宝藏。跑过湿漉漉的草地,绕过开满野花的篱笆,彩虹却始终挂在天边。我气喘吁吁地停下来,仰头望着彩虹,突然发现阳光穿过雨伞的水珠,也折射出了彩色的光晕。
“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科学课老师的话在耳边响起。我急忙跑回家,找来三棱镜和手电筒。当光束穿过三棱镜,白色的墙上立刻出现了七色光带。原来彩虹是阳光在雨滴中折射、反射形成的,就像天空的魔法表演。
从那以后,每次雨后我都会寻找彩虹。有时它淡淡的像薄雾,有时又鲜艳得仿佛能触摸。童年的这次发现,让我看到了大自然藏在雨幕中的神奇魔法,也让我学会用好奇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惊喜。
夏夜的阳台上,我躺在凉席上数星星。忽然发现月亮和昨天的模样不一样了,昨天还是圆圆的玉盘,今晚却变成弯弯的镰刀。我搬来小本子,每天记录月亮的形状,还画上可爱的表情。
满月那天,月亮像挂在天上的大灯泡,把院子照得亮堂堂。我举着望远镜观察,发现月亮表面坑坑洼洼的,像被谁咬了一口的奶酪。第二天早上,月亮又悄悄变成了半圆形,像害羞的小姑娘蒙着面纱。
查了天文书籍才知道,这是因为月亮绕着地球转,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月相就会变化。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月亮就像在玩变脸游戏。我把观察记录做成了月相图,贴在卧室墙上,每天都能看到月亮的奇妙变化。
童年的这次发现,让我对浩瀚的宇宙产生了无限遐想。每当抬头仰望夜空,看着月亮在云朵间穿梭,就觉得自己像个小探险家,在发现宇宙深处的奥秘。这些发现像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的童年,也点燃了我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以上 5 篇作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童年发现的乐趣。你对哪篇比较感兴趣,或者希望在内容、风格上做调整,都能随时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