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词牌世界里,《鹧鸪天》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备受历代词人青睐。其名称由来颇具诗意,一般认为取自唐人郑嵎诗句 “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 。鹧鸪作为一种独特的鸟类,其鸣声常被视作 “行不得也哥哥”,带有浓郁的愁苦、哀怨意味,为词牌奠定了特定的情感基调。但《鹧鸪天》的情感表达绝非局限于此,在实际创作中展现出极为丰富的多样性。
一、词牌简介:
鹧鸪,鸟名,状如母鸡,头似鹤鹑,人们经常把其叫声形象地比喻为“行不得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所创,据说最早为夏竦所作。从现存词作来看,这是一个词人们喜欢用的词牌,又是一个绝大多数词人都使用过的词牌,所以传世佳作很多。仅晏几道一人就有19首传世。由于使用人数多,格律的控制上就会越来越松懈,在这种情况下,格律中可平可仄的字就比较多,几乎每句里都有两个可平可仄的字,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人去填制。
此词牌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赵令時词名《思越人》;贺铸词有“翦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韩流有词“只唱骊歌一叠休”,名《骊歌一叠》;卢祖皋有词“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另外还有《半死梧》等。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第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据蔡国强考证,此词牌还有另一体,为刘辰翁《须溪词》中的“迎春”词,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句两平韵,后片五句三平韵。前片首句不入韵。
二、词牌格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三、经典词例
1.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词描写词人与一位歌女的离别和重逢,上阕回忆往昔相聚的美好,下阕写别后的思念和重逢时的惊喜疑虑,情感真挚深沉。
2. 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此词上阕回忆词人年轻时英勇作战的场景,下阕感叹岁月流逝、壮志未酬,今昔对比,抒发悲愤之情。
3.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此词以桂花为题材,通过描写桂花的色泽、体态、花香等特点,表达词人的高尚品格和超凡才情,同时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4.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此词上阕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词人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下阕则表达词人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5.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此词是词人悼念亡妻所作,情感真挚动人。上阕写词人重过阊门时触景生情,引发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下阕则通过描写原上草、露初晞等景物,进一步烘托出词人的孤寂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