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北大毕业生正骨万元单次收费,真的贵吗?

2025-03-26 16:43    休闲娱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北大毕业生正骨万元单次收费,真的贵吗?

正骨师张乐超的故事开篇​​

最近,“北大毕业生转行做正骨师,被传5分钟收费1万元”的话题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主人公张乐超,2017年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本有着令人羡慕的学历背景,却在毕业后毅然转行,成为了一名正骨师,这一转变就足够让人惊讶了,更别提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5分钟1万元”的收费。​

事情得从张乐超的经历说起,他毕业后先是进入北京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可命运弄人,腰部问题让他经历了两次手术,一度卧床不起。后来,朋友介绍他尝试正骨,没想到竟慢慢恢复到能下地走路。这段经历让他对正骨产生了浓厚兴趣,也看到了其中的价值,于是康复后,他师从多位前辈学习正骨技能,开启了自主创业之路。​

起初,他的正骨店门可罗雀,一天也就一两个顾客。但随着口碑传播,来找他正骨的人越来越多,预约都排到了三个月以后。生意火爆带来的不仅是忙碌,还有价格的争议。有人传言他“5分钟收费1万元”,面对质疑,张乐超回应称,1万元是单次正骨的价格,并非5分钟的收费,而且这价格也是经历了几次调整,从最初的580元,到880元,再到2022年涨到1万元。他表示,因为自己做过两次手术,身体条件不允许接待太多客户,涨价也是为了能有更多时间休息。​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惊叹于北大毕业生做正骨师的反差,有人质疑收费过高,也有人对正骨行业的规范和价格标准产生了好奇。正骨,这个看似小众却又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究竟有着怎样的门道?张乐超的定价又是否合理?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骨到底是什么。​

万元定价的合理性剖析​

(一)市场供需关系角度​

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张乐超的正骨服务预约已排到三个月以后,这充分显示出市场对他的正骨服务需求极为旺盛,而他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接待过多客户,导致供给相对稀缺。根据经济学原理,当需求远大于供给时,价格自然会上涨。就像一些热门的限量版商品,因为供不应求,价格往往会被抬高。张乐超的正骨服务也是如此,他通过提高价格来平衡供需,这在市场规律下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二)技术价值层面​

张乐超并非普通的正骨师,他融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开创出独特的正骨技术。他强调自己的正骨手法完全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摒弃了传统正骨中单纯靠“硬掰”的高风险手法,而是运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精准复位。这种技术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使得他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从技术价值的角度来看,他的正骨技术凝聚了他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以及对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高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技术价值的体现。就如同一些高端的私人定制服务,因其独特的技术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价格不菲。​

(三)与其他医疗服务对比​

将正骨万元单次收费和其他高端医疗服务价格比较,从服务内容、效果等方面说明其价格在医疗服务范畴内是否合理。与一些私立医院的高端体检套餐相比,价格动辄数万元,正骨单次1万元的收费并非高得离谱。高端体检套餐主要是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提供健康评估和预防建议;而张乐超的正骨服务是针对特定的骨骼问题进行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身体功能,两者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再与一些私立口腔医院的种植牙服务相比,一颗种植牙的费用可能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正骨服务的价格也处于一个可对比的区间。所以,从与其他医疗服务的对比来看,张乐超的正骨收费在医疗服务范畴内有其合理性。​

正骨需要注意的要点​

(一)正骨前的准备​

在决定进行正骨之前,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是至关重要的。一些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骨折未愈合、脊柱结核、肿瘤等疾病患者,是不适合进行正骨治疗的。比如,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人,正骨过程中的身体应激反应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危险。所以,在正骨前,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身体状况,必要时还需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如X光、CT、MRI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是否适合正骨。​

选择靠谱的正骨机构和师傅同样关键。目前,正骨行业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在选择时,可以通过查看机构的资质证书、师傅的从业资格证来初步判断其合法性和专业性。还可以参考其他患者的评价,了解正骨师傅的技术水平和口碑。比如,一些患者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正骨经历,对正骨师傅的手法、治疗效果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价,这些都能为我们的选择提供参考。此外,经验丰富的正骨师傅在面对复杂的骨骼问题时,往往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所以可以优先选择从业年限较长、经验丰富的师傅。​

(二)正骨过程体验与应对​

正骨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最常见的是轻微的疼痛,这是因为正骨时需要对骨骼和关节进行调整,会对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产生一定的压力。就像拉伸肌肉时会有酸胀感一样,正骨时的疼痛一般是短暂的,在可承受范围内。有些人还可能会感到关节“咔咔”作响,这是关节复位时的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惊慌。在正骨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正骨师。保持放松的心态很重要,因为紧张会使肌肉僵硬,增加正骨的难度,也可能会加重疼痛。比如,当正骨师要求患者调整体位时,要按照指示准确配合,这样能让正骨操作更顺利,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正骨后的护理和恢复​

正骨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恢复,遵循正确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首先,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刚刚复位的关节再次错位,影响治疗效果。比如,正骨后马上进行跑步、搬运重物等活动,就很容易使关节受到损伤。其次,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躺着,都要让脊柱处于自然的生理曲度。长期弯腰驼背、低头玩手机等不良姿势,会给脊柱带来额外的压力,不利于恢复。合理的饮食也有助于身体恢复。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能为骨骼和肌肉的修复提供营养支持。此外,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在恢复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对转行和职业偏见的思考​

张乐超被踢出群聊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名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深深偏见。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北大毕业生就应该从事金融、科研、法律等所谓“高大上”的职业,拿着高薪,过着体面的生活。一旦他们选择了看似普通甚至冷门的职业,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遭受质疑和排斥。这种偏见不仅存在于对张乐超的看法中,在其他类似事件中也屡见不鲜。比如,前几年热议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事件,同样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人们难以理解,名校的高材生为什么要去从事这些在他们看来“低人一等”的工作。​

然而,职业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在为社会的运转贡献着力量。无论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还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无论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科研人员,还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他们的工作都值得我们尊重。名校毕业生选择从事一些看似平凡的职业,并不意味着他们浪费了教育资源,相反,他们可能会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这些行业带来新的理念和发展。就像张乐超,他将现代医学知识融入正骨技术,开创出独特的正骨手法,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我们应该摒弃这种职业偏见,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和事业,只要他们的选择是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就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当我们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人的职业选择时,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总结与互动​

正骨行业的定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张乐超万元单次的正骨定价,从市场供需、技术价值以及与其他医疗服务对比等角度来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正骨价格的合理性是相对的,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和不同正骨师的定价会有所差异。在进行正骨时,无论是选择高价位的正骨服务,还是较为亲民价格的服务,都要重视正骨前后的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

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对正骨价格的看法,也欢迎有正骨经历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交流,对正骨有更多的了解。​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