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红楼梦》前20回主线以及读后感

2025-04-30 15:35    休闲娱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第一回

《石头记》来历——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

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故事——木石前盟

贾雨村在甄连英一家的帮助下赴京赶考,甄连英走丢后,甄家家道中落,甄士隐经道人点化,随之出家。

本回以甄士隐为主线:①梦一道一僧,闻“还泪之说”/木石前盟→②资助贾雨村→③祸不单行→④投奔岳父→⑤遇跛足道人,出家。

开头对话点名作者内心——红尘不可永远依仗,“美中不足,好事多磨”

第二回

贾敏死在了扬州城,正是她的死,使得林黛玉出现在了荣国府。贾雨村娶了娇杏,再一次出行时见到了古董商冷子兴,他们的谈论向众人介绍了贾府的前世今生。

本回以贾雨村为主线:

1、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生一子,不久扶正。

2、贾雨村后因恃才侮上被参,惨遭开革。

3、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一年后,林黛玉之母贾敏病逝。

前两回交代了故事的必要背景和社会现实,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三回

先介绍了贾雨村的情况:革职后给林黛玉教书,后来又谋求了复职。

林黛玉进了荣国府,时刻小心自己形象,见了贾母、“原应叹息”、丫鬟们等,特别描写了王熙凤。宝玉和黛玉在此时初见,一见如故,便有了后文的故事。

本回以林黛玉进贾府主线:

①黛玉母亲病逝,贾母多次催促,黛玉含泪抛父随贾雨村进京。(原因)

②见贾母等亲戚(贾母→舅妈、表嫂→迎春三姐妹→见熙凤→拜见二个舅舅→见宝玉)

③宝黛初会/(似曾相识→起表字为“颦”→宝玉摔玉→贾母哄骗→不生别论)

林黛玉:胆小、谨慎、文静,初入荣国府十分紧张

王熙凤:泼辣、雍容、大大咧咧

贾宝玉:顽劣、活泼,率真,险些摔了玉

第四回

甄英莲被拐走后,和冯渊结了婚,却被薛蟠抢走,薛为了妹妹薛宝钗,把甄英莲改名香菱,投奔贾府。

冯渊的案子由贾雨村来审,贾雨村为了不得罪名门,便胡乱判案,徇情枉法,还将建议他这样做的人发配充军了。

本回以甄英莲为主线:

1.英莲被拐,人贩子卖两家,既收了冯渊的钱,又转卖给薛蟠。2.英莲被抢,薛蟠是个恶少,干脆打死冯渊,抢走英莲。3.英莲案受理(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本来或许有正直之心,但是在权势面前他选择了低头,这或许是时代所迫。

许多本书重要人物出场,并因此有了联系,薛宝钗出场。

薛宝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还读书识字,为母亲分忧,从这一回看,她是一位孝顺细心美丽的姑娘。

【资料】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以及分析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护官符》是官员私底下收藏起来的一张名单,上面写的是金陵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族名宦之家。这护官符直接揭露了封建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明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首的封建官僚的锦绣富贵,是无数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所换来的。这支歌谣运用夸张手法,语言形象并具有概括性和警示性,结构上为小说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第五回

众人在宁国府赏花时,贾宝玉昏昏欲睡,在梦里他和仙姑一起来到了“太虚幻境”,里面有金陵十二钗的有关诗文,尽是一些天机,宝玉最后醒了过来,方知是一场梦。

本回以贾宝玉为主线:

1.贾宝玉在宁府赏花,因倦怠在秦氏房中休息,梦中游历太虚幻境,见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听了《红楼梦》十二支曲。

这一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埋下了一个大伏笔。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过程、最终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第六回

宝玉在太虚境被传授云雨事并和袭人偷偷进行了试验。随后话题一转说到刘姥姥,刘姥姥家十分贫寒,便来寻求帮助,刘姥姥在这里留了一会,领了银子就欢喜地离开了。

本回以刘姥姥为主线:

①怂恿女婿王狗儿与去贾家认亲求助②带外孙板儿进城找到周瑞家的,求其引荐进入贾府③通过贾瑞家的见到王熙凤④在王熙凤处用饭⑤得到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雇车钱,欢喜离开。

刘姥姥十分乐观风趣,机灵有经验,把求人帮忙一事成功办成,既有胆识又聪明圆滑。而她的悲惨遭遇也揭示了当时普遍社会现象。

第七回、第八回

讲了贾府里面发生的事,有配置冷香丸,宝玉会秦钟,金玉初见等事情。

第七回以周瑞家的为主要线索:

周妇找王夫人;周妇同宝钗聊病说药;周妇回话,周妇叹香菱;周妇送花;见到迎、探春下棋,惜春、姑尼聊天;链、凤风月嬉戏;周瑞之女求母;给黛玉送宫花被黛玉猜疑。

第八回以贾宝玉为主线:

①到宝钗处探病→②互看金玉→③席间听从宝钗劝告不吃冷酒→④被黛玉含沙射影地奚落→⑤酒醉摔茶杯,大骂李嬷嬷。

这些琐事揭示了贾府内部的猜疑、腐败现象,看似生机勃勃的贾府实际上暗藏危机。

【资料】

红楼梦第八回中的“嘲顽石幻相”一诗戏谑嘲讽、颇为有趣。

嘲顽石幻相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曹雪芹通过薛宝钗赏鉴贾宝玉的通灵玉的情节,点出通灵玉只不过是大荒山青埂峰下顽石的幻相,接着假托“后人有诗”嘲之。

这首诗写在贾宝玉和薛宝钗交换鉴赏通灵宝玉和金锁之时,点出:贾宝玉,宝玉是假、是幻相,他那些玩脂弄粉的癖好、沾花惹草的习气,只不过是掩盖他本相的外衣。他的真面目是顽石,也就是所谓“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的一种叛逆者的性格。实际上,这首诗也是对“金玉良缘”制造者的嘲弄。

玉既是石的幻相,失去志同道合的“木石前盟”,换来公子红妆的“金玉良缘”,自然免不了要遭到嘲笑。这首诗恰恰写在贾宝玉与薛宝钗交换鉴赏通灵玉和金锁、明示后来的所谓“金玉良缘”之际,决非偶然。正如有学者认为:“诗中不涉宝玉与黛玉的关系,独嘲‘金无彩’、‘玉不光’,作者的爱憎褒贬、用心寓意是非常明显的”。

另外,更重要一点是,曹雪芹在第八回所咏内容实概括了全书的主要情节之一,即宝玉与宝钗的婚姻悲剧,因此它在全书结构上有重要的预示作用。

第九回、第十回

宝玉上学去了,和秦钟称兄道弟引发不满,贾蔷教唆同学滋事,大闹学堂,另外,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指出秦可卿的病是因为心性高强,过于聪明,思虑太过

第九回以贾宝玉入学为主线:

①袭人嘱咐宝玉②宝玉拜辞父亲③宝玉告辞林黛玉④宝玉与秦钟称兄弟⑤顽童闹学堂,宝玉逼金荣给秦钟磕头赔罪

第十回以张友士诊脉秦可卿为主线:

金氏欲向秦可卿理论,得知她因其弟秦钟被侮卧病。——贾珍请张友士为秦可卿诊脉——张友士诊脉分析病因——开“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方

大闹学堂,反映了当时学堂里的拉帮结派现象和贾府对钱利的看重,读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泛滥的名利,十分腐败。

而各位对读书的重视,说明了当时读书在上层社会的重要性。

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贾敬寿辰,之后众人去看望生病的秦可卿。凤姐出来后遭到了贾瑞的言语挑衅,凤姐猜到了几分,于是让他晚上来找她,随后用计戏耍了贾瑞,最后贾瑞得了风月宝鉴,但是没有按要求使用,死在家中。

第十一回以贾敬寿辰为主线:

贾敬生辰,宁府设宴——王熙凤等到宁府祝寿——尤氏谈秦可卿病症——熙凤探病——路遇贾瑞

第十二回以贾瑞为主线:

请安——赴约受冻挨打——再度赴约——被勒索泼粪——身死

本文描写生动形象,突出了贾瑞的贪婪、鬼迷心窍和凤姐的狡猾、心机。“生命,终究还是要靠自救,靠内心力量的觉醒。”

第十三回、第十四回

秦可卿病故,给凤姐托梦表示了对家道中落的担忧,贾府人手不够,王熙凤便协理了宁国府。凤姐大张旗鼓,合理分工,定了许多规矩,赢得了赞许。在秦可卿出殡时,北静王亲临,并询问贾宝玉的事,二人相见后北静王送了贾宝玉礼物。

秦可卿的托梦,点明了贾府“盛极必衰”的问题,而贾府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秦可卿的应对方法足以看出她的精明、目光长远。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把事情办的井井有条,可见她能干、精明、分析问题透彻、善于使用权力的一面。

第十五回

众人到了铁槛寺做法事,凤姐下榻馒头庵(水月庵)。众人散去之后,庵中老尼求凤姐摆平官司,凤姐活活拆散了一对新人,送了两条人命,自己捞到了三千两白银。

本回以“为秦可卿送葬”为线索:

宝玉与水静王相见——宝玉路遇村姑二丫头——出殡队伍到达铁槛寺做法事——凤姐下榻水月庵,受净虚挑唆干涉官司——秦钟与智能幽情密约

第十六回

贾政寿辰时,太监前来降旨,元春成为贵妃,众人十分高兴。而和尚智能的到来,使得秦钟的父亲生气而死,秦钟没过几天便随父亲而去。宝玉十分伤心。

元春入宫,促使了大观园的修建。而秦钟和智能等人的死,又给喜庆增添了一丝悲哀,暗示这件事的悲哀结局。揭示了封建大家庭最终走向没落的趋势。

第十七回、第十八回

大观园修建完成,众才子在园内题匾额写对联。元春省亲,参观大观园,并和宝玉黛玉一起给多处景观命了名。

第十八回以贾元春省亲为线索;全府迎候——下辇入园——出园,泣见亲人——复入园,宴间题匾赐名——试才众姊妹,薛黛夺魁——回宫

第十九回、第二十回

元春省亲后,皇帝十分高兴。

介绍了一些琐事,有袭人劝宝玉不要放荡,宝玉黛玉聊天,贾环宝钗赌骰子等。

第十九回以贾宝玉的生活为主线:

宝玉到花家看袭人——李嬷嬷吃酥酪,袭人推说劝解——袭人言赎身,宝玉悲伤欲绝——袭人规矩劝说,宝玉答应——翌日,黛玉影射金玉良缘,宝玉编故事取笑黛玉

第二十回主要情节:李嬷嬷骂袭人,被熙凤劝走——宝玉为麝月篦头被晴雯嘲讽——贾环输钱耍赖,被赵姨娘骂——熙凤借贾环教训赵姨娘——宝玉见史湘云惹哭黛玉,宝玉告饶——黛玉笑湘云咬舌

第二十回主人公较多,所以没有清晰的主线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