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2025-26财年(2025年7月至2026年6月)的联邦预算案,预计赤字规模达421亿澳元(约合266亿美元),标志着该国在连续两年财政盈余后重返赤字状态。这一预算案聚焦于平衡经济复苏动力与民生压力,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长期增长可持续性和财政风险的讨论。
赤字扩张与财政转向
2024-25财年,澳大利亚预计将出现276亿澳元的赤字,而2025-26财年赤字进一步扩大至421亿澳元。这一变化反映了政府从紧缩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旨在应对生活成本压力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政府预计,未来两年经济增速将逐步回升:2025-26财年增长1.5%,2026-27财年提升至2.5%。国库部长查默斯强调,通胀率已提前6个月降至目标区间(2%-3%),失业率将降至4.25%,利率下行趋势为经济“重拾动力”提供了基础。
债务与赤字风险
尽管当前澳大利亚的净债务占GDP比例(19.9%)仍低于全球多数发达国家,但预算案预测到2028-29财年这一比例将升至23.1%。野村证券等机构指出,政府长期GDP增长预测(如2027-28年高于趋势增长)可能过于乐观,若经济增速不及预期,赤字规模可能进一步失控。
缓解生活成本压力
预算案的核心是减轻家庭负担,包括延长生活成本救济措施和减税政策。例如,2026-27财年平均收入者减税额为268澳元,次年增至536澳元。此外,政府计划通过能源补贴和租金支持抑制通胀,预计核心通胀率将在2025年底回落至目标区间。
投资驱动经济转型
政府将增加对教育、技能培训、中小企业及基础设施的投入,试图通过“消费引领”模式刺激内需。这一转向的背景是传统基建投资效率下降——自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基建行业投资收益率持续为负值,难以支撑经济增长。查默斯表示,此举旨在增强经济韧性,应对全球贸易紧张和能源价格波动。
增长预测的争议
野村证券认为,政府假设的“持续高于趋势增长”缺乏现实支撑。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低迷(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较2022年下降20.3%)可能拖累复苏24。此外,移民政策调整导致净移民人数超出预期(本财年达34万人),可能加剧住房和公共服务压力。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难题
加拿大皇家银行指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加剧通胀黏性,限制央行降息空间。市场预计澳洲联储首次降息将推迟至2025年4-5月,货币宽松周期可能比预期更温和8。这种政策不协调可能削弱经济刺激效果。
预算案的扩张性转向背后存在显著的政治考量。总理阿尔巴尼斯试图通过民生支持提升连任概率,但选民对经济的不满情绪仍在上升——高利率(4.35%)和物价压力导致民意支持率下滑。如何在短期救济与长期财政健康间取得平衡,将是政府的关键考验。
澳大利亚2025-26财年预算案是一份“双刃剑”式的政策答卷:短期内通过减税和投资缓解民生压力,但长期增长依赖的结构性改革仍不明确。若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或国内消费复苏乏力,赤字扩大与债务攀升的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政府需在政策灵活性与财政纪律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避免经济“转机”沦为“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