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武汉超20个行业大模型今年将应用

2025-02-27 16:35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武汉市将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2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市已发布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这些措施,今年将启动“人工智能+”行动,利用“场景办”的功能,推动20个以上行业的大模型赋能应用,助力武汉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硬核创新区、产业聚集区和应用先导区。

开展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单项资助最高可达2000万元。

目前,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创新竞争的核心。2月18日,《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正式发布。

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武汉承接了多项国家级战略任务,包括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因此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预计到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700亿元,近期三年的年均增长率超过30%。

武汉此次发布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进一步强调利用数据和建立应用场景。该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十条”包括支持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普惠计算能力和加强模型创新能力等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整理了解到,武汉市每年会根据“人工智能10条”政策,选拔一批性能优秀的垂直行业模型,并对主导研发单位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此外,支持开放创新的应用场景,每年会选取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提供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首次获得国家人工智能领域揭榜优胜单位、卓越级智能工厂和领航级智能工厂的企事业单位,主导单位将获得100万元的奖励。

每年将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补贴券,对中小企业使用算力服务所产生费用的50%提供最高20万元的补助。同时,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和人工智能中试平台,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所需的技术、数据、人才和金融等要素,武汉出台了全面的保障措施。比如,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将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的支持。同时,在市重点研发计划中将布局一系列人工智能项目,每个项目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资助。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确保政策能够有效落地,增强企业的获得感,项目申报将尽快启动。目前,实施细则正在公示中,预计在上半年将兑现相关政策。

数据显示,武汉目前已汇聚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企业,实现了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的全面覆盖。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以及工业质检等领域,武汉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领先核心技术的特色产品,从而形成了武汉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比较优势。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超过20个大型模型的应用赋能。

近年来,武汉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建造、智慧医疗和智慧城市等六个重点领域,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培养了超过30个人工智能垂直模型,应用场景也超过了500个。

在发布“人工智能10条”之后,如何有效实施,让“好政策”转化为“真红利”?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启动“人工智能+”行动,推动超过20个行业的大模型应用落地。

他举例说明,在工业领域,通过推动格创东智的章鱼工业大模型来服务智能制造,帮助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在教育领域,推广理工数传的BOOKSGPT大模型,创造出一系列AI编辑、AI画师及数字人“书小二”。在生物医药领域,推动兰丁智能的“思邈”病理诊断大模型,在30秒内识别癌细胞,成为病理诊断的重要智囊团。上周,我们还在高新区与武创院合作建立了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利用AI技术助力新药研发。在北斗领域,推动和支持“珞珈”遥感大模型,使普通人也能像“玩微信”一样“玩卫星”。

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部门正在为楚材系列人形机器人的整机团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以推动国产机器人实现量产和应用。我们将重点关注“整机带动零部件”,通过整机与零部件的协同合作,构建完整的核心部件产业链,研发出高可靠性的柔性手、迅速反应的电驱动关节和电子皮肤等自主创新产品。同时,我们还将征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以打造和推广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

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将加速整车的升级和发展,推动岚图“端到端”的智能驾驶车型尽早实现量产。同时,努力促进猛士、东风乘用车等自主品牌与华为、百度等自动驾驶企业展开合作,力争新车中L2及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的装配率达到50%以上。此外,还将推动芯擎科技的自动驾驶芯片进入量产阶段,并开发集舱内驾驶和停车于一体的产品。同时,支持黑芝麻智能的华山系列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在更多车型上应用。同时,高标准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支持星纪魅族、科大讯飞等企业在车机系统、用户交互、车规级芯片和车联网四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会议上透露,武汉将支持领先的硬件制造商在当地生产AI消费终端,同时计划推动智能一体机、AI手机、AI平板和AI眼镜等关键研发与生产项目落地。武汉还将加快智慧医疗装备研发基地的建设及投产,推动AI手术机器人和AI手术室的临床验证,促进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中优胜单位的相关产品加速推广应用。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光谷将建设一系列公共服务创新平台。

光谷推出了全国首个地方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目前该地区拥有超过500家人工智能企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本土公司。作为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区域,东湖高新区的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专注于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并举办创新应用大赛,面向全国征集AI创新项目,吸引高质量的项目和团队在此落地。

同时,重点推进光谷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建设,促进计算能力、数据、模型、人才和金融等核心要素在园区内集聚,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亮点区域,提高人工智能产业的集中度和知名度。

该负责人表示,会针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共性服务需求,建设包括算力调度、开放性行业大数据训练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大模型评测开放服务以及语料应用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将为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数据共享、工具帮助及大模型的评估与试用等服务,以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应用与产业发展。在资金保障方面,光谷将积极推动设立人工智能专项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增强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和成长阶段企业的资金援助。

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三大关键要素,而高质量的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

“人工智能10条”明确指出,每年将发布一系列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专项任务。对于完成这些专项建设并通过评审的机构,将给予每个专项最高200万元的奖励;同时,对于那些利用数据产品在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通过评审的机构,也将提供最高200万元的补助。

武汉市数据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关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科研创新等12个行业,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的分类和分级开发与利用,建设不少于20个高质量数据集,打造一系列促进大模型应用的场景,形成合规、高效、开放有序和安全可控的数据集开发利用生态。

会议上透露,武汉市今年将加快制定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授权运营和登记管理等相关制度,探索数据收益的分配机制,并建设“汉数通”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平台。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代具有颠覆性的智能终端产品。武汉市已经发布了十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发布会上,武汉市科创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认知、决策和协作等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启动“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行动,重点关注智能的发展。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