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新人小王跟客户打电话,前面聊得都挺好,客户也很有兴趣,能听出来意向度不低。结果小王突然来了一句:“那您这边的预算大概是多少?”结果客户那边的热情瞬间就冷却了。对方支支吾吾地说:“你先发个报价我看看吧。”然后这个客户就再也没然后了。小王特别委屈,他错就错在,在时机最不成熟的时候,问了一个最不该问、也最愚蠢的问题。
“你预算多少?”这句话是销售沟通中的“自杀式”提问。为什么?
第一,它瞬间暴露了你的索取感, 你不是在帮他解决问题,你是在掂量他口袋里有多少钱。客户会立刻警觉:你是要看人下菜碟吗?
第二,它把客户逼到了防御位,客户的本能反应就是不能让你知道底牌,所以他绝对不会告诉你真实答案。
第三,你永远得不到真实答案。客户要么说你先报个价,要么就随口说一个低价,比如我们就一两万预算,瞬间就把你所有的谈判空间牢牢套死了。
最致命的是,你亲手把一场本该是价值的讨论变成了价格的拉锯战。
那么,高手是怎么谈钱的?高手从不问预算,他们测预算,或者给预算。
第一招:价值前置,让预算自来。在搞清楚客户的痛点有多痛之前,绝口不提钱。你要问的是:“王总,这个问题不解决,每年大概会给您带来多少损失?”当客户自己算出这个痛点每年让他损失50万时,你后续报价10万,他还会觉得贵吗?你根本不需要问他预算。
第二招:主动给范围进行锚定。如果你必须在前期判断客户的匹配度,也不要问,要“给”。“李总,根据您的初步需求,我们服务这类客户的方案投入一般在5万到8万之间。您看这个范围是否在您考虑的区间内?”这叫“锚定效应”。你给了他一个专业的框架,他就只
能在这个框架里跟你谈,而不是天马行空地砍价。
第三招:聊过去,推现在。“张总,您之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过哪些尝试?当时大概投入了多少?”这能帮你快速了解他的付费意愿和决策历史,比直接问你有多少钱高明一百倍。
大家品品,这背后的思维差异。月入3千的销售关心的是“客户有多少钱”。 月入3万的销冠关心的是“我能帮客户多赚多少钱,少亏多少钱”。你的视角决定了客户对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