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两国长期以来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不断,此次紧张局势因 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游客的严重枪击事件而陡然升级。印度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尽管巴方坚决否认与该事件存在关联,并呼吁展开中立调查,但印度依旧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这一关乎巴基斯坦水资源命脉的重要协定。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双方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对峙。
在巴基斯坦高官发出印度可能动武的预警后,地区局势愈发令人担忧。若印度在未来 24 至 36 小时内发动军事行动,可能采取的军事手段选择有限。从过往印巴冲突案例来看,越境空袭是印度较为可能采用的方式,就如 2019 年印军在克什米尔地区遭遇自杀爆炸袭击后,出动战机对巴基斯坦境内所谓 “恐怖分子营地” 进行轰炸。但那次空袭效果不佳,大部分炸弹未造成实质损失,还在空战中折损战机并导致飞行员被俘。此次若故技重施,巴基斯坦已全面戒备,其空军的歼 - 10C、F - 16C/D 和 “枭龙” 战机严阵以待,印度空军的 “阵风” 战机虽性能先进,但在巴基斯坦严密防控下,空袭行动必然面临巨大风险。
印度也可能选择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展开小规模地面冲突,通过增派部队、利用无人机和炮兵等火力支援,对巴基斯坦边境军事设施进行打击,试图在有限范围内展示军事力量,向国内民众彰显对恐袭事件的强硬态度。不过,巴基斯坦陆军已在克什米尔地区集结重兵,且部署了中国制造的 SH - 15 自行榴弹炮,具备强大的反击火力,印度地面部队的行动必将遭遇顽强抵抗。
一旦印度发动军事行动,巴基斯坦必将坚决回击。在军事层面,巴基斯坦海陆空三军已全面动员。海军在阿拉伯海举行大规模军演,054AP 型驱逐舰等舰艇严阵以待,对印度海军形成有力威慑;空军的三场大型战术演习覆盖印巴边境,众多战机升空巡逻,可及时对印度来袭战机进行拦截和反击;陆军的 SH - 15 自行榴弹炮可对印度纵深目标进行打击,有效遏制印度地面部队的进攻。
在外交层面,巴基斯坦呼吁国际社会介入调查克什米尔枪击事件,以证明自身与该事件无关,避免印度借此发动战争。同时,巴基斯坦积极与周边国家及国际大国沟通,通报印度可能发动战争的情况,争取国际舆论支持。此前巴铁防长阿西夫强调,若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将动用核武器,这一表态既是对印度的强力威慑,也是向国际社会表明巴基斯坦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国际社会对于印巴紧张局势高度关注,中美两大国已出手劝和。美国国务卿计划召集印巴外交部门负责人会谈,试图缓解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开展公正调查,希望印巴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其他国家也纷纷呼吁印巴冷静,避免冲突升级,因为印巴同为有核国家,一旦战争爆发,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也将对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