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国防部38研究所对缴获的M2A2 ODS,与目前俄国主流的BMP-3进行对比研究,现就一些结论和原因进行阐述,并简要对比美俄步兵战车在乌克兰的表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俄研究所并没有全盘否定BMP-3,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对部分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1、防护问题
研究所认为布雷德利防护明显优于BMP-3,这并不奇怪。接受测试的布雷德利重量约32吨,带有钢制附加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BMP-3是基础车型,23吨,再加上BMP-3的铝装甲设计理念不重视后来出现的小口径脱穿机炮弹,以及动力后置的问题,车辆遭受正面和侧面袭击时对人员的保护确实不如传统步战车。俄军工已经为BMP-3研制了新的钢装甲和仍能保持一定浮力的步战车爆反,“完全体”状态下的BMP-3防护效果和M2A2 ODS接近(当然重量也差不多了)。
研究所建议为新出厂的BMP-3标配附加装甲,提升防御力。但从近期俄国新出场BMP-3的报道来看,并没有大面积随车配发附加装甲。还是“白板”车送前线,部队战地组装(不排除向前线配发了新附加装甲)。
2、穿甲问题与精度问题
研究所认为布雷德利步战车的M242型25毫米“大毒蛇”机炮穿甲效果优于BMP-3的2A72机炮配用穿甲弹,BMP-3无法击穿带有附加装甲保护的布雷德利步战车。这个结论没有问题,美25使用的是脱壳穿甲弹,和俄30的穿甲弹不在一个层次。研究所的建议就是给2A72也配发前几年新推出的脱穿就能稳稳击穿带甲布雷德利。但俄军愿不愿意加钱解决,那就不知道了。
研究所认为M242的散布精度是2A72/2A42精度的两倍。这里有些没头没尾,因为没有公开具体测试标准,比如是台架射击还是实车射击,具体弹药是什么,射击距离是什么,单发还是点射,点射射速多少,因为都没有说。按照苏俄手册,带有外框架支撑的2A72单发精度与2A42相当,2A42低速射击稳定性接近M242。M242作为外能源炮,理论上射击稳定性优于2A72/2A42,进而精度也占优,但实际测试结果与具体测试标准关系极大,同时某些俄30炮本身精度就与美25炮存在差异,且实战中的命中率又是另一回事。所以研究所并没有对精度差距问题给出建议,可能也说明精度差距的说法缺乏意义。
3、车体设计问题
研究所认为BMP-3空间没有布雷德利宽敞,上下车不方便,机动性更好,但研究所没有给出建议。BMP-3采取动力后置的非主流布局,确实有发扬机动性,发扬火力的考虑,也增加了成员上下车难度。这都是老生常谈问题。不过客观讲,除去上下车问题,BMP-3的成员空间比BMP-1/2更大,乘坐车辆高速行驶更舒适。
研究所不给建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无法解决。改车体就要动生产线,俄国现在正在打仗,手头紧,自然不合时宜。
3、火力问题
BMP-3使用经典的“30机炮+100低压炮”武器组合,研究所认为100低压炮配套的炮射导弹破甲能力不足,100低压炮的榴弹倒是不错,建议为BMP-3外挂“短号”反坦克导弹。
100低压炮配套的“棱堡”炮射导弹受限于直径限制,破甲能力确实不足,最新型号也只有700毫米的水平,外挂大直径反坦克导弹是最实用的做法,俄国早就有低配版外挂方案。我国VN20重型步兵战车也是类似方案。
4、研究本身的问题
布雷德利也好,BMP-3也好,都是问世几十年的产品,优缺点军迷都能说个七七八八,哪怕各种升级套件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不需要再通过什么研究测试去认识这些老装备。俄乌冲突爆发以来,BMP-3官方测试民间评价各式各样,好坏都有,观点也是各种典。官方搞这种测试往往有吹风的目的,要么是不满意BMP-3防护不太好要改进,要么是想采购新步战车。厂家测试则对BMP-3各种夸,用意不言自明。
5、BMP-3与100低压炮实战表现
2022年以来,BMP-3被大量生产满足前线需要。早在2022年底,前线就传出消息,部队越来越多地把BMP-3当作轻型坦克使用,弥补前线火力不足的问题。2023年俄国调整军事部署,一线防御压力极大。再加上早年炮兵建设失当,122榴弹炮奇缺,不得不大量启用封存的T55/62执行炮兵任务,100低压炮能通用100坦克炮的榴弹战斗部,也成为重要的支援火力平台,俄军利用无人机引导,大大提高了100低压炮的打击效果。得到了前线的认可。当然BMP-3也有缺点,轻机动性不错,但行走机构毛病多,维护量大。
BMP-3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全性,车体防护太弱,还储存40发100毫米榴弹炮弹,从23年开始直到现在的25年,各种BMP-3/BMD-4M殉爆视频层出不穷,大多是被FPV偷袭,步兵不愿意和一堆炮弹挤在一起执行突击任务。一些统计网站也认为BMP-3/BMD-4M受攻击后殉爆概率是BMP-2/M2A2的近三倍。一些博主据此认为“100低压炮利大于弊,攻坚效果不怎么样,还容易连累步兵。”
上述观点分两头:
(1)先说攻坚问题,“大口径低压火炮最适合轻型车辆执行攻坚任务”:对于轻型车辆而言提高弹药容量,使用化学手段而非功能手段执行攻坚任务是最靠谱的办法。100低压炮专配的薄壳榴弹,装药量与105榴弹相当,精度也相当,射程与82迫击炮类似,最适合打击步兵群、开放/半开放式土木工事。也可以搭配云爆弹和碎甲弹近距离打击钢混工事。无论成本、弹药消耗量还是打击效果都好于“中口径机炮+编程空爆弹”。
(2)安全性问题,大容量榴弹安全性比机炮弹差并不奇怪。库尔干25其实很早就提出了改进方案。这就是“龙骑兵”,有一款就是无人炮塔,动力前置,提升了安全性。按这个思路发散,100低压炮完全可以设计尾舱装弹机,配泄压板,可以进一步提高弹药起火后的人员生还率。奈何国防部对“龙骑兵”没兴趣,也没啥外贸销路,就拉倒了。
6、国防部的态度、现实与俄国步战车的困境
苏联解体以来,国防部就不是很喜欢BMP-3和100低压炮,军工对其的改进也以外贸为主。BMP-3车体也有动力前置方案,但国防部更中意更豪华的“库尔干-25”。100低压炮在06-07年集中改进过一次弹药,15年改进最终版火控后也就不再怎么关注。再有的就是17年的无人炮塔方案和又一次弹药升级。当时俄军的心头肉肯定是“库尔干-25”以及配套的“时代57”方案,这是一种从57mm榴弹发射器演变而来的外能源、变装药、复合弹匣机炮,功能强大,还外挂两种口径导弹。
但2022年以后的形势变化,再加上“库尔干-25”、“时代57”存在的各种问题。国防部一度想复产BMP-2,却被厂家告知生产线早在2009年以后就拆了。只能生产有现成生产线的BMP-3/BMD-4M,好在这些苏联末代步战车发展而来的产品足够多功能,前线虽有缺点也还算满意。炮弹不安全,执行某些任务,就干脆不带了。但BMP-3的生产不敢停,顶多来点2033风格的小改进。100炮也不敢取消,前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所以不管俄国防部喜欢还是不喜欢,新一代步战车在事实上和思路上都陷入停止,而BMP-3却在不断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