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后全球开始去美元化,美元指数持续下行,大类资产如何演绎?
以史为鉴,1971年以来,美元指数有9轮历时超1年的大幅度调整,大类资产规律如下:
(1)美债和美元走势不完全同步,在美元指数9轮调整中,美债共有4轮上行,5轮下行,并非朝单一方向变动。
(2)全球权益市场表现分化。标普500指数和恒生指数在美元贬值背景下走强居多,1989年以来,日经225指数多与美元指数同步下行。
(3)大宗商品整体表现较好。2000年以来的美元数轮调整中,黄金、铜和原油均呈整体上涨走势,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4)非美货币中,欧元表现较好。1985年以来美元7轮调整中,欧元对美元上涨幅度均超20%。1994年后,人民币在美元贬值过程中对美元整体走强。
历史上的去美元化
1971年以来,有9轮历时超1年的大幅度调整:
(1)1971年1月至1973年7月,美元指数由120左右的水平下降至91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近25%。
(2)1974年1月至1975年3月,美元指数由110左右的水平下降至93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15%。
(3)1985年2月至1987年12月,美元指数由历史最高点165下降至85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48%,为历史上美元指数变动最大的一轮调整。
(4)1989年9月至1991年2月,美元指数由104左右的水平下降至80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22%。
(5)1991年8月至1992年9月,美元指数由96左右的水平下降至78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19%。
(6)1994年2月至1995年8月,美元指数由97左右的水平下降至81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16%。
(7)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美元指数由120左右的水平下降至80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33%。
(8)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美元指数由91左右的水平下降至历史最低点71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21%。
(9)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美元指数由103左右的水平下降至历史最低点89左右的水平,调整幅度约14%。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元指数年度波动较此前有所收敛,整体呈震荡向上的走势,今年年初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下探,4月11日,美元指数跌破100的点位,当前下行趋势仍未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