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首页
文档
格式转换
充值
文学
全部文档
全部文档
Word文档
Excel文档
PPT文档
PDF文档
文学标题
文学书名
登录
注册
登录
登录
注册
注册
2025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类)10年真题汇编
2025-02-18 14:44
教育考试
来源:
365文库
下载成Word
一、
(
202
4
·
新高考Ⅰ卷
·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19.
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19. ①
直接跟读者对话,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同;
②
使文段结束得自然、不突兀;
③
给读者带来亲切活泼之感,并与全文风格保持一致。
【解析】
【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
不是吗
”
是作者跟读者以问句的方式直接对话,希望读者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喜欢北京的云和太阳雨。
“
不是吗
”
结束,可以引发读者思考和想象,使文段的结尾自然而然。
“
不是吗
”
带有俏皮的意味,显得非常活泼可爱,表达作者对太阳雨的喜爱,对淋雨而行的喜欢和享受,与上文的内容和风格都保持着一致。
一、
(
2023
年
新课标一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
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
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
,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
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
,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答案】
21
.示例一:
①
处,两个逗号将
“
低着头
”“
咬着牙
”“
向前钻
”
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突出了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
示例二:
②
处的两个逗号将时间状语
“
半天
”
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突出
“
闭住口
”
的时间之长,凸显了狂风的猛烈和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9
.
①
“
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
的意思是互联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
像
……
似的
”
表示看似是,但其实不是,总体上表示否定。
②
“
像洗冷水澡似的
”
是打比方,表示
“
凉风飕进他的袖口
”
的感觉就如同
“
洗冷水澡
”
一样,
“
像
……
似的
”
表示
“
与
……
相似
”
。
【解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从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逗号的表现力。
①
处,
“
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
”
描述祥子在狂风中拉车的状态,
“
低着头
”“
咬着牙
”“
向前钻
”
是祥子逆着狂风拉车时的动作,叙述时如果中间不做停顿或仅用顿号做停顿便会显得动作连贯,减弱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感,但用两个逗号将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做较长的停顿,则更能够显出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
②
处,
“
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
”
是祥子在狂风中的状态,使用两个逗号将
“
半天
”
从句子中独立出来,使这一时间状语更加突出醒目,强调祥子在狂风下
“
透不出气
”“
闭住口
”
的时间之长,而忍了半天才打出一个嗝,也凸显出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一、
(2022·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①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②_______________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
“
博物馆
+高科技
”
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
“
活
”
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
“
去不了
”
的地方,看那些本来
“
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
3.0
》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③______________的情趣。在
2016
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
“
回到
”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
6
层、深达
7.5
米的妇好墓葬④_______________。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现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
“
托在手上
”
,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19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
.古物
“
活
”
在了今人面前
B
.去那些原本
“
去不了
”
的地方
C
.带领观众
“
回到
”
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
.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
“
托在手上
”
【答案】
19
.
B
【解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
.表特殊含义。
B
.表突出强调。
C
.表特殊含义。
D
.表特殊含义。
故选
B
。
二、(2022·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翻开《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一书,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一一展现,字里行间全是澎湃的热情,全是珍贵的回忆。
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乙】
我永远忘不了,从天上传来的
“
东方红
”
乐曲是那么悠扬、那样动听!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继续大力支持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披荆斩棘、刻苦攻关,航天事业穿云裂石,突飞猛进地实现飞跃,大踏步赶上时代。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施宇航员空间出舱活动。这一切无不给我们带来激动和幸福!进入新时代,航天梦引领中国航天人奋力奔跑、勇敢逐梦,让航天事业奔向强国目标,自立自强地谱写着新的辉煌篇章。【丙】
北斗泽沐八方,嫦娥飞天揽月,天问造访火星,天和筑梦天河……这些好消息一则接着一则地传来,很不容易,真是令人万般欣慰!
4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4
.
B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B.
乐曲名应使用书名号,所以
“
东方红
”
应为《东方红》。
故选
B
。
一、(2021·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
“
材美
”“
工巧
”“
器雅
”
,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
孜孜不倦
。
一件器物,可以拙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
【乙】
“
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
”
,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
或许
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
“
慢生活
”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
【丙】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更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C.“
分号
”
运用错误。
“
不仅仅
……
更
”
表示递进关系,并非两个并列句子,中间的
“
分号
”
应该改为
“
逗号
”
。故选
C
。
(
2021·
山东
·
高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今天,一场以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
为主题的报告会在学校礼堂隆重举行。
B
.如何制订计划,如何保证实施,如何验证效果?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C
.老师推荐阅读:《奥秘》《探索》《博览》,这些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科学素养。
D
.李清照,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章丘西北)。
【答案】
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B
.
“
如何制订计划
”“
如何保证实施
”
分别是两个独立的问句,其后的逗号改为问号。
C
.冒号应该管到句尾,逗号改为句号。
D
.括号为内括号,(今山东章丘西北)应该放在
“
齐州
”
后。
故选
A
。
一、
【
2020
年高考新课标
I
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
___________
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
——
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
_______
的艺木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
,
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
,
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
_______
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
_______
的组成部分。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
——
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
——
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C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
——
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
.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
——
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作答时,注意前后句子的关系,了解破折号常见的用法。破折号常见的作用有:解释原因,对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表示声音延长,转移话题,表示转折、递进、总结等。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
“
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
是对前面内容
“
完美的升华
”
的进一步解释说明。选项
A“
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
是对前面
“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
”
的原因进行解释;选项
B“
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
是对
“
回报
”
内容的进一步解释;选项
C
属于转移话题;选项
D
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故选
B
。
二
、【
2020
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全国
Ⅰ
卷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
——
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 凉快。
”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
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
——
《本草纲目》。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
——
有什么看头啊!
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
——
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
——
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掌握破折号常见的几种作用,如表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转折或转换,表声音的中断或停顿,表语意的跃进等,结合语境仔细辨析。
文本
“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
——
对,去吃门钉肉饼
”
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
“
去吃门钉肉饼
”
,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A
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
《本草纲目》
”
是对
“
这部药学经典
”
的解释说明。
B
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前面写
“
再去看看他
”
,后面写
“
有什么看头啊
”
,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C
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
“
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
与
“
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
”
在语意上构成转折。
D
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
“
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
通过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方式,对
“
一个人
”
进行补充说明。故选
B
。
三、(
2020·
浙江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
“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
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
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1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生水起
B
.短小精悍
C
.然而
D
.激荡
1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11
.
A 12
.
B
【解析】
11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这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
项,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时间里发展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语境中是说屏幕中的剧情,应当用
“
跌宕起伏
”
,这样也能与后文的
“
扣人心弦
”
呼应。
“
风生水起
”
使用不当。
B
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语境中是说弹幕对剧情的评论简短有力,使用正确。
C
项,然而,连词。指从另一方面来说
--
表示转折关系。语境中前句说
“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
,后面说
“
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
,前句说优点,后句说问题,两句形成了转折关系,
“
然而
”
一词使用正确。
D
项,激荡,指事物受到激发而产生的震动状态;受到冲击而动荡。语境中指思想因受到其他人的启发而处于活跃状态,使用正确。
故选
A
。
1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
文段中画线的甲
.
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然后根据自己对常见标点符号用法的识记,浏览选项,加以对照分析,排除标点有错误的句子即可。
B
项,乙处,
“
也包含了
‘
前方高能反应
’‘
美爆了
’‘
劝你善良
’……
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
一句中,列举后面出现了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省略了一部分,后面就不再用
“
等
”
字了。也就是说,
“
省略号
”
和
“
等
”
只用一个即可,都用显得多余、啰嗦。
故选
B
。
一、
(20
19年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
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
18. B
【解析】
A
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B
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
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
D
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
B
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选
B
。
二、【
2019
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
“
弹幕
”
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
——
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
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
“
前方高能反应
”“
美爆了
”“
劝你善良
”……
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
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
文段中画线的甲
.
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然后根据自己对常见标点符号用法的识记,浏览选项,加以对照分析,排除标点有错误的句子即可。
B
项,乙处,
“
也包含了
‘
前方高能反应
’‘
美爆了
’‘
劝你善良
’……
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
一句中,列举后面出现了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省略了一部分,后面就不再用
“
等
”
字了。也就是说,
“
省略号
”
和
“
等
”
只用一个即可,都用显得多余、啰嗦。故选
B
。
一、
【
2018
·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第
55
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
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
“
读
”
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乙]
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
跃然纸上
,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
“
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
2
)
A
【解析】
(
2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甲处
“
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
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冒号在此处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句中要解释的是
“
插画(插图)
”
,但冒号后面的解释的是
“
绘本
”
。
一、
【
2017
年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
2—3
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
“
智慧争夺战
”
。【甲】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
“
人脑项目
”
,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
“
智慧竞争
”
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
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
“
奇点时刻
”
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
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开启
B
.付与
C
.不管
D
.独一无二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
2
.
B3
.
B
【解析】
2
.
B
项
“
付与
”
错误,应是
“
赋予
”
。
3
.乙处的正确标点应是: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
“
奇点时刻
”
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一、
【
2016
年高考山东卷】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
、
①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
“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
,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
/
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真正(领略
/
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
。
②
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
③
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
/
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
——
④
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3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答案】
A
【解析】根据顿号的使用方法,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本题中
“
有骄傲睥睨的表情
”
和
“
跌宕飞扬的韵质
”
是并列关系,中间已经使用顿号,那么
“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
”
和
“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
之间就不能再使用顿号,而应用逗号。
一、
(
2015·
山东
卷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文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会
完全
①
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
他们
②
试图交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
:
③
即茶社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
之
④
水最好是甘冽的山泉
;
⑤
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
;
⑥
或会心赏鉴;
切勿
⑦
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
,
⑧
茶具粗劣,
也是犯忌之事
。
⑨
(
2
)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
____
和
____
【答案】(
2
)
③
、
⑥
【详解】
(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能力。本题涉及到分号、冒号、逗号的用法。
分号和逗号、顿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之间才用分号。如果三层并列逐级用标点:最小的并列之间用顿号,其上的分句用逗号,再高的层次用分号,最后的标点用句号。例:
a.
骄傲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
b.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
西瓜、火龙果很解渴,桃子、李子也还行。
d.
我爱吃西瓜、火龙果;哥哥爱吃香蕉、苹果;姐姐除了爱吃黄瓜、西红柿,还喜欢吃水茄子。
e.
我爱吃西瓜、火龙果,哥哥爱吃香蕉、苹果。
关于冒号。提示下文,总结上文时使用。例:
a.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注意:
“
即
”
等于冒号,
“
就是
”
的意思。
③
后面是
“
即
”
所以应是逗号;
⑥
应是逗号,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三者并列,都是说
“
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
”
。标点符号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考点,复习中要注意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了解高考常考题型,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
【点睛】《考试说明》对语言表达提出了
“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
的要求。六个要点
(
或称
“
子考点
”)
分别强调的是语言表达的一个方面。
“
简明
”
,是指简约而无冗余、明晰而无歧义。
“
连贯
”
,是指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
得体
”
,是指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
准确
”
,是指选用的语句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切合表达目的。
“
鲜明
”
,是指色彩
(
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
分明,观点显豁,态度明朗。
“
生动
”
,是说语言有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
“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
,虽是在《考试说明》中作为一个
“
考点
”
出现,但高考试卷中所有涉及语言表达的试题
(
包括所有主观题,特别是写作题
)
,都必须符合语言表达的这一要求。
二、(
2015
年高考福建卷)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
“
齐家、治国、平天下
”
。
C
.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
.
2012
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答案】
A
【解析】
A
项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热门文档
武汉八年级下期末数学真题模拟试卷
238阅读 | 11收藏
新高考录取批次和志愿如何设置?
105阅读 | 4收藏
“解散教育部”在美引尖锐对立
204阅读 | 9收藏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
198阅读 | 7收藏
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资金申请表
198阅读 | 6收藏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相关文档
2025
届
高
考
一轮
复
习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之表达效果学案(含答案).doc
191阅读 | 7收藏 | 8页
2020
届
高
考
一轮
复
习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训练 含答案.doc
39阅读 | 1收藏 | 5页
山东省2021
届
高
三5月
语
文
模拟试
题
分
类
汇
编
: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专
题
含答案.doc
228阅读 | 9收藏 | 8页
江苏省2021
届
高
三
语
文
4月模拟试
题
分
类
汇
编
: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专
题
含答案.doc
279阅读 | 9收藏 | 12页
2013
年
高
考
语
文
试
题
分
类
汇
编
:
字
音
168阅读 | 7收藏 | 3页
2023
届
高
考
语
文
复
习
语
言
运
用
训练(含答案).doc
229阅读 | 8收藏 | 7页
2023
届
高
考
专
题
复
习
:
标
点
运
用
专项练
习
(含答案).doc
175阅读 | 8收藏 | 7页
2025
届
二轮
复
习
之2014-2024
年
高
考
语
文
成
语
分
类
索引
203阅读 | 7收藏 | 12页
高
考
语
文
复
习
--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补写句子)(含答案).doc
216阅读 | 10收藏 | 3页
2024
届
高
考
语
言
文
字
运
用
专练(含答案).doc
70阅读 | 2收藏 | 57页
扫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加载中...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