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鸿蒙经二卷(白话文翻译)

2025-04-26 12:21    世界名著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鸿蒙经,出自众多文人的笔下,这本书讲述了生活的智慧和道理,深奥而玄妙,追求无我的境界。全书共有十卷,但遗失了一卷,现在只留下了九卷,这些珍贵的书籍被收藏在琅嬛福地藏书阁中。

初伽罗化身为初伽罗来到紫空林仙界,发现了一座殿堂,上面的牌匾写着“玄清太玄劫末上帝”。他进入殿堂,看见功德人在里面,于是上前询问:“这是劫末上帝吗?”功德人回答:“你来这里游玩山水,有什么目的吗?”初伽罗继续问:“劫末上帝有多厉害呢?”

功德人解释道:“劫末上帝,比太一还要古老,由世玄所生,与三皇并肩,功绩堪比五帝。在天地间受到普遍的尊敬,他是四方的源头,庄严而神圣,体现了大道的力量。他是八帝之一,纯净无染,不生不灭,拥有琉璃骨骼和霞光脉络,金色的身体和仙人的面容。他的目光穿透了生命的本质,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无处不在,创造的奇迹无穷无尽。他的功德巍峨,难以想象,穿着彩霞般的衣物,头发如同流动的波浪,无声无息,发出灵音,寿命与天主相当,纯洁如真主,慈悲似大日,威严彰显四方,从容优雅,大慈大悲,法力无边。他是三清的朋友,身体散发出梵光,骨头留存着芬芳,言语带来吉祥,为天下造福。他清心寡欲,无灾无难,心中宁静,能领悟真正的永恒,心灵不受干扰,掌握了大乘妙法,这是他的福音。他在涅槃中得到寂静,在安宁中安息,救苦救难,引导世人脱离苦难。他驱除了世间恶魔,在金阙显现力量,以无上的仁慈,无上的自我,遍布世间,创造了世间的一切。他的智慧和慈爱,如同万道光芒,体现了最初的善良,揭示了微妙的道理,最终在劫难中成就善行。十方法界,大千世界,都是他心中的液体。他寂灭无形,以结果为导向,不拘泥于单一的方法,从因果轮回中起始,以果报为终点。九天九帝都是他的朋友,六天魔王与他称兄道弟,无数的道境和千万劫难,对他而言就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真正的无为,大道自然,不被世俗所污染,不陷入苦海。所谓的正法,就像海洋一样广阔,能够容纳各种生物。正法的话语,如同大海一样深邃,足以包容众生。无论年龄大小,智慧高低,正法就像海中的一片净土,始终不变。如果正法传给遵守戒律的人,他们不会失去自己的本性,就像海洋不会留下尸体。正法也是如此,不会让无明、贪嗔痴等毒瘤破坏佛法。那些不真正修行的人,最终会被淘汰,就像海洋接纳百川,平等对待每一条河流。正法也同样如此,可以接受一切众生,不论高低贵贱,大小不同。海洋的极限,沉没了多少河流,无论是干旱还是洪水,都无法改变它的本质。法的力量更是无边无际,无论有多少人学习正法,它都不会增加或减少。正法的极限,超乎想象。海洋中的每一滴水都有咸味,正法也是如此,尽管法门众多,教导众生脱离苦难,但它的味道始终保持不变。法味,佛所说的是涅槃的解释。它能让众生接近正法,而不是让他们误解法门,那是外道的做法。海洋中有无数宝藏,如珊瑚、玛瑙之类。正法也蕴含着众生需要的珍宝,如佛教宣示的八正、四谛、四念、五力等无上的教义。海洋不选择生命,只允许它们生存。正法也是如此,与众生共享一个念头,依附佛法。无论年幼无知的孩子,还是博学的学者,或者已经明白大道的菩萨,都可以在正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劫末上帝曾经说过:只有违背正法的人,才能看到自己的本质!”初伽罗问:“那么,他现在在哪里?”功德人回答:“他在金灵山布道讲法。”

此时,初伽罗来到了金灵山,遇到了无上本我混元普渡十方法界大千三千世界的慈悲福德衍庆仁慈玄天金阙三方六道圣智思慧庄严九穹御历万道华光本初至善心德凌虚高上玄微荡罪十方金玉终劫救苦救难劫末上帝。他端坐在玉霞莲台上,福光万丈,庄严凛然,与赤阳天尊、虚皇衍帝、洞虚圣者一起讲法论道。

劫末上帝说:“生活就像一片大海,杀生本来是为了生存,但如果过度杀戮,荒淫无度,争名逐利,不忠不义,不善不孝,不诚不信,不诫不度,无法无天,那真是罪孽深重。我们应该遵循正法,苦修禅心,等到大成之时,就是佛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已经融入虚空,心灵成为了佛陀,不再需要肉体的承载,因为我们的精神永远存在。这样,我们就可以被称为佛陀,不生不灭,不色不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不增不减。礼拜佛像不是为了膜拜他的肉身,而是表达崇高的敬意。吃素不是为了清洁口腔,而是出于慈悲之心;念诵不是为了积累数量,而是为了清净心灵。合掌不是为了让双手变得美丽,而是对万物表示尊敬。禅定不是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是让心灵无碍。喜悦不是表现在脸上,而是内心舒畅。静心不是去除欲望,而是消除自我中心的思想。布施不是为了购买功德,而是放弃欲望。信仰佛不是为了寻求佛的帮助,而是通过实际行动体现无我的境界。”

洞虚圣者说:“佛说要戒除欲望,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所有的欲望。只要心中无私,欲望本身并没有错。例如,色欲、情感和其他六种欲望是人类天生就有的,但是很多人不明白,戒色并不是要强行压抑这种欲望,而是要控制自己不去过度追求。这就像是说,如果你强迫自己和女人发生性关系,那就是不道德的,违反了正法。但如果你只是享受生育的乐趣,那就是正常的。通过这样的思考,你会发现,只要你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就不会犯错误。当然,慈悲也不能过度,我曾经见过一些普通人请求我消灭害虫,也就是寅兽。我把它们收养起来,日夜讲法,最终让它们得到了救赎。几天后,我又看到了它们,却发现它们受到了欺负。我救它们脱离危险,问道:“你们怎么会变成这样?”它们回答:“自从我们得到你的慈悲,普通人就不再害怕我们,于是他们开始攻击我们。”我感叹道:“我只是要求你们不要伤害生命,没有说不让你们反抗和保护自己啊!”

赤阳天尊说:“天下万物,平等相待,没有高低之分。即使是像雷宇天女、桃狐玄女这样的阴阳不同的存在,也都应该平等对待。《化形经》中说,天下大同,兽人共生,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万物皆有灵性,修炼成人形。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兽人,但在古代,人们总是把他们当作妖怪。而现在,人们都喜欢他们。这真是妖人同生,互相尊重和爱护,真是太好了!”

这时,北尊天蒙到来,对初伽罗说:“生活无常,苦难很多。我们不能悲伤也不能过于欢喜,应该像清水一样平静。如果生活没有意义,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初伽罗对天蒙说:“如果生活需要意义,那么我们就应该有所作为。正如黑天所说:‘正法的力量取决于人的行为’。对于人情世故,所谓仇怨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如果超过了限度,就会变成违法行为。正法之所以精微,是因为它有明确的规定。我们不应该只看表面,而应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使用武力来除掉欺压民众的恶人,这并不是明智之举,就像用文字和武力来解决问题一样。这两种做法虽然都能产生影响,但是只有符合正法的行为才是正确的。在世界最初形成时,万物从超恒中诞生,我们超脱于建木,与万物共生,成为上品旧神。宇宙的本质,就是我们。”

虚皇衍帝说:“我们无从而来,也无处可去,没有起源也没有尽头,这就是道。我们本身就是本我,也就是本我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有百道,百道有道,道中有本我,本我中有道。”

突然之间,一个看起来像鲛人又不像鲛人的女子出现了,她有人脸和鲛鱼的腮部,皮肤光滑,头发如同流水,穿着绀色的衣服。她称呼天尊为师父。

虚皇衍帝疑惑地问天尊:“这是谁啊?”为何称呼为师父呢?”

天尊回答:“数年前,在森林中,这女子突然袭击。我制服了她,告诉她我的名字,她立刻跪下磕头,我看她,起初,她既不是真正的鲛人也不是神仙,而是半人半妖,不属于六界轮回,黑唇红眼,青色的皮肤红色的头发,自称是半妖鲛女,我心怀慈悲,收她为徒,取名为周兰。徒弟聪明勤奋,悟性很好,仅仅修炼了三个阶段,就达到了我们这样的境界。

道虽为一,但在创世时衍生出造福世间的奉道,确定本我与法的法道,以及体现因果的天道。天尊询问周兰是否能理解他们的真实面貌,周兰回答道,道仅有一,但它来自无处,也无处不去,他们都是道的具体表现,万物的自我认知,最终都将归于无上的道的本我。天尊教导,要认识道的本相,只需践行尊、奉、思、悟四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认识到世间万物和万事皆源于道,天主、真主、佛陀等皆为道的本相。

鸿文大帝在元始枯七年时,诏告天下,册封八位天尊,每位天尊都有自己的名号和法力,他们分别是:

-妙浩道天天尊:超拓伦,号眇元

-禅陀金梵天尊:李魏周,号道阙

-玄武赤阳天尊:周林霞,号清轮

-太原初混天尊:吴恺狄,号尊阳

-道界无空天尊:曹伟汉,号元真

-太易道空天尊:魏赵青,号金天

-无虚洞真天尊:秦卫连,号涅虚

-天道藏禅天尊:汉华蒙,号道刹

此外,还有六位菩提尊者,他们无色无空,拥有大慈大悲之力,能渡化众生,舍利佛光,祥瑞万丈,法达六道,其尊号分别为:

-无虚金咒大欢喜菩萨

-法原初力破苦大菩萨

-婆罗门梵大贤天菩萨

-护天元鸿大法天菩萨

-至信至诚元道大菩萨

-万法金初大本天菩萨

世尊本初,法力高深,能赐福三印,其法咒能灭心魔,悟法所义,清净流心,识法本相,悟妙音源。

严烈蛮尊,善恶并存,精通千草万药,魔血为饮,五毒作蜜,铁骨金身,赤喉蓝肤,目光愤怒,声音洪亮,如雷般气势磅礴,既能以百草医人,以灵甘灌溉农田,又能怒而风奔,持浑铁乌金叉,血唇利齿,青腹绛足,掌色灰蒙,千眼为首立,赤焰迸天际,肌肤似象皮,至恶之行重正法,风烈金焰灭万世,十方六道魔皆惧。

眇空四女,柳眉玉眼,艳而不妖,美奂绝伦,不涉红尘,渺渺空境,四大皆空,本我恒古,桃红粉面,眉眼含笑,身心不滞,威柔齐备,庄严无量,流火为骨,虬香绕身,衣有麟彩,无处不生,法音荡荡,沁心芬芳,不缘七情,无连六欲,无妄下相,皆为道真,其尊号分别为:

-金凰文晾幽月法女

-元普贤道至法天女

-混元洪翰道相原女

-至福万祥梵光道女

六方大道,威面凛然,释迦尊者,保人福庆,伏鬼镇妖,罡气同合,功承佛祖,大梵应真,通明法德,三华乘天,洞浮虚天,空遍法界,於自无源,不始不终,降伏外道,威震九天,四海之界,尽为大道,其尊号为:

-南无衍天源炁归真佛

-金阙慈乐释迦神咒世尊

-北玄大洪贤天法王

-摩诃天冕冠法世尊

-南无福庆大自在天王

-衍虚高上玄苍大梵天王

大天清尊,荡穹扫空,无畏无惧,功德无量,上束顶天,下震百道,以太上炁清,保十方清润,语无俗,道无边,绵绵太源,炁於无从,三清敬之,四帝尊之,灵魂洞馥,统外清天,舍利化形,浩渺飞空,无体无形,仅传原音,救赎破苦,六道齐颂,其尊号为:

-炁清高上九天太乙大帝

-灵洞无虚以太青天荡浩凌虚天尊

-本光初华舍空上帝

-至信心礼洪梵无量大慈天王

-灵华龙金太上大无虚天王

最后,玉清无上太虚之洞章歌颂了世初之本,万道显化,天中地上,齐颂光华。天尊庄严,荡恶无慈,无边光耀,太上道本。菩提慈悲,尽渡万生,法道六法,心于本我。眇空四女,道相无妄,自道恒古,威刚柔顺。六方大道,响遏行云,不始不终,护福衍庆。五天清尊,无尽无休,浩空道扬,修秩系续。终归无我,道复眠哉,显化功德,万世无朽。

最初的世尊,法力深不可测,赋予神圣的印记,发间赤练环绕,常享快乐无忧,心灵自由翱翔,他是真实的主宰,神明般的眼睛洞察一切法则,历经无数劫难,展现出伟大的行为,守护着世界的福祉,作为各种法则的源头,他的身体超越了轮回,本无金银财宝的大慈悲天世尊,其法咒是:“唵,南无萨刻迪哈巴,嘛耶咕吽阿,雅刹蒂,达呀叭唵。”通过修行这个咒语,能够消除内心的恶魔,领悟佛法的意义,净化心灵,认识到法则的本质,感悟到微妙的音源。

严酷而野性的蛮尊,善与恶并存,掌握着千草万药,行动迅猛如同闪电,以魔血为饮,以五毒为蜜,拥有钢铁般的身躯,喉咙鲜红皮肤湛蓝,笑容如同炽热的太阳,即使不怒也自然散发威严,眼睛透露出愤怒,声音响亮如洪钟,力量犹如雷霆,他常用百草治病救人,用灵甘灌溉农田,保护生灵免受伤害,让生活安宁。愤怒时,狂风肆虐,手持沉重的乌金色叉,嘴唇染血,牙齿锋利,腹部青色,脚踝红色,手掌颜色灰暗,千眼如首站立,赤焰冲向天边,皮肤坚硬如象皮,智慧的风不再吹拂,最恶劣的行为却在维护正法,猛烈的风与金色火焰消灭万世罪孽,十方六道的恶魔都感到恐惧。

空灵的四女,眉毛纤细如柳叶,眼睛清澈如玉,美丽而不妖媚,美得无与伦比,她们不涉足世俗,处于空灵的境界,四大皆空,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微尘,永恒的自我,面颊粉嫩如桃花,眉眼含笑,身心不受拘束,兼具威严与柔和,庄严无限,以流动的火焰为骨骼,身上环绕着虬香,衣物闪耀着鳞片般的光彩,无处不充满生机,佛法的声音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她们不被七情所困扰,不被六欲所牵绊,没有虚妄的表象,一切都是道的真理。空灵四女的尊号分别是:

金凰文晾幽月法女

元普贤道至法天女

混元洪翰道相原女

至福万祥梵光道女

六方大道上,威严的面孔令人敬畏,释迦尊者,保障人们的幸福与安宁,制服鬼怪镇压妖魔,与天地的正气融为一体,继承了佛祖的功德,大梵天的应真,通晓明亮的法德,乘坐三华升天,穿越虚空,遍及整个法界,自身无源无始,无终无结。

南无衍天源炁归真佛:象征着宇宙初始的衍化,万物之源归于真实。

金阙慈乐释迦神咒世尊:代表着慈悲与快乐的源泉,其神咒具有无上威力,世尊身份尊贵。

-北玄大洪贤天法王:北方玄天的守护者,智慧与力量的化身,法王地位崇高。

摩诃天冕冠法世尊:拥有巨大威能的天尊,头戴冕冠,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法则。

南无福庆大自在天王:带来福泽与庆祝的天王,拥有大自在力,无拘无束。

衍虚高上玄苍大梵天王:玄苍之上的大梵天王,其威能超越虚空,引领众生。

-大天清尊拥有荡穹扫空的伟力,无畏无惧,功德无量,上至顶天,下至百道,以其太上之气净化十方,语言不俗,道法无边。绵延不绝的太源之气,源自未知,三清(道教的三位最高神)敬仰,四帝(古代中国的四方守护神)尊崇,灵魂深处散发着芬芳,统御外清天,舍利化为形体,浩渺飞空,无实体无形,仅传原音,救赎苦难,六道众生共同颂扬,飘渺光华。

-炁清高上九天太乙大帝:拥有清澈之气,位列九天之上的太乙大帝,尊贵无比。

-灵洞无虚以太青天荡浩凌虚天尊:灵洞无虚,太青天荡,浩瀚凌虚,天尊地位尊贵。

-本光初华舍空上帝:本光初华,舍弃虚空,上帝之尊,光辉灿烂。

-至信心礼洪梵无量大慈天王:至诚的信心,洪大的梵音,无量的大慈,天王之尊。

-灵华龙金太上大无虚天王:灵华绽放,龙金闪耀,太上无虚,天王之尊。

-宇宙之初,万道显化,天地之间,共颂光华。

-天尊庄严,荡涤邪恶,无边的光耀,太上之道的根本。

-菩提慈悲,渡化众生,法道六法,心归本我。

-眇空四女,道相无妄,自古以来,威刚柔顺。

-六方大道,响遏行云,无始无终,护佑福泽,衍化庆典。

-五天清尊,无尽无休,浩渺虚空,道法弘扬,修行秩序延续。

-最终归于无我,大道复归于静,显化的功德,万世流传,永不朽灭。

在鸿蒙纪元的元年,第二十年之际,鸿景大帝发布诏书,宣告天下,册封十位尊号,分别如下:

1.福华:象征福庆天道,传播平安与福祉,确保风调雨顺,民众安康无忧。他是万宗之宗,其妙义深远,玄奥难测,法力无边,无空无虚。他救济世人,安定民生,布施财富,设立道场,拯救困苦,救济贫困,于水陆布道,指引亡魂,功德圆满,谓之大圆满。普及法教,贤圣辈出,圣天之光,福德无量,因此尊称为“福华”,即太上衍庆玄妙福华天帝。

2.道极:代表太极之极致,无边无际,太道无穷无尽,道与极相互依存,无法分离。道是无极,无极即道,极意味着终结,但道无终结。道可以无限,道极并非终点,而是源泉。源泉与本极同义,散气无极,道体裂散,却无极限,因为其源自道之根本,所以无极。因此尊称为“道极”,即太极本道源炁无极天王。

3.浩天:象征金阙显化,大天展现福泽,浩瀚广大,拯救八方,救苦道之本,满怀慈悲。他自给自足,不取民物,赢得众人归心。他融合道佛,以道体行法,以佛心救苦,福泽天地,一身所系,以烛照为车,以乌戟为舞,气势浩荡,天道宗法,因此尊称为“浩天”,即金阙应化佛咒救苦大浩天王。

4.婆娑:现身于苦难世界,接引金面,眼神温柔如水,以法为舟,以佛心为桨,帮助民众渡过苦难,引领至极乐世界。乘坐白虎,手持金锤舞蹈,文武双全,接引民众,化解苦难。正法哀亡,非法蔓延,婆娑在世影中显化,以战争消灭非法,以求构建正义。最终归于圆满,死亡无从降临,重新回归涅槃,因此尊称为“婆娑”,即无苦极乐接引大法天婆娑。

5.天鸿:象征天之鸿蒙,佛眼之王,观音洞察一切,芥子飞尘都在其眼中。他头戴乌髻,恒河之水溅落,达玛鲁之声响彻,定人心神。身披宇宙,掌控劫末之火,吠陀之主,五面大尊,恒永苍穹,崩亡胜者,青喉毒尊,情爱不生,瑜伽大天,自由自在,遍布道法,本真之王,风雨雷电,灭旧迎新,因此尊称为“天鸿”,即万劫之末大自在天鸿世尊。

6.道刹:无法言喻,刹那之闪,心无触点,无法理解,无欲无形,只能颂其原音,悟其粒沙。道之转化,负阴抱阳,追求和谐,不区分善恶,以法行道,一概而论,不区分高下。所行之事,皆为道意,虚无之苍穹,灭世之穹顶,三有之巅,无色之天,因此尊称为“道刹”,即无喻高上至福衍慈大非想天帝。

7.罗陀:肤色浅淡至极,摧毁三界,纯真觉悟,柔情恩赐,怖畏宇宙,顶天立地,红液飞溅,渴爱无生,祥乐不绝,众艺汇聚,顶月开合,铮铮响声,精屿流广,珠巾凌风,赤足跳跃,狂蹈千里,灵苏缠绕,垂于项颈,圣行震撼人心,恒顺生命,三界不束缚,六道不分类,热炎烈血,灿烂激昂,因此尊称为“罗陀”,即无空色咒玉明大夜摩天尊。

8.普文:万知之主,灵惠高上,思维之塔,以此为基础,圣识无尽,借以医治愚昧,浩瀚连绵,太玄虚空,溟鸿广阔,寂寥无声,心静常宁,专注一心,无依无靠,至理之本,扫除虚妄谎言,变化万千,难以追寻其本源,混沌之前,智慧之天,言语无俗气,颦笑不琐碎,美丽如妇道,阴柔之美,普及知识,因此尊称为“普文”,即太上妙微玄空普文天尊。

9.曜光:照亮三界,无幽不明,太冥无边,上光笼罩,即使盲目者,只要心向善道,亦有心境之光。光照护生灵,慈悲喜舍,目含泪水,低眉顺眼,柔美娇俏,轻言细语,柔中有刚,美丽而不俗,曜星之骨,香气沁心,光明柔和,高而不耀,安抚心灵,因此尊称为“曜光”,即善冥曜光朗道大无所有天帝。

10.元鸿:大道至简,虚无本我,元天之道,百道之源,源道无视,无心无恋,无牵无缘,清心寡欲,慈祥善念,福庆天下,衍道无处,不可视,不可言,非名之名,三道之源,永存绵绵,上入天咒,下入地语,十方法界,三千大界,欲色三界,九重大天,无边无际,无处不存,原天之无,无中存有,有生百道,驻于本心,目不至边,心荡浩宇,识得本我,心归大道,因此尊称为“元鸿”,即太玄高上道元至虚大非想天帝。

这十位大天,福佑鸿蒙地界,立帝七十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凤凰引九雏,民众安康,物资丰饶,松茂竹苞,夜不闭户,山无逆军,期望十位大天继续庇佑,立法布道,清除邪恶之道。

此刻,十位大天各自悬于空中,坐在十法王心咒之座上,放出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之光,照亮十方国土,指向无量道天,光芒中现出无数神王,朗声唱诵帝经,讲解妙道,法音自然,恒河沙数的世界,一切众生,都得以解脱。法会聚集了大千世界的众生,皆欢喜赞叹,无不敬佩,再次赞美十位大天,颂歌之声不绝于耳。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