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石墨电极反倾销初裁引发关注
北京,2025年2月28日讯——日本经济产业省与财务省今日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对中国生产的石墨电极作出反倾销初裁。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据声明称,日本方面经过调查认为,“进口倾销产品对日本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因此对中国产石墨电极采取了初步反倾销措施。这一调查始于2024年2月26日,当时日本国内制造商SEC炭素株式会社、东海炭素株式会社和日本炭素株式会社联合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大陆的石墨电极(日文:黒鉛電極)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产品为日本海关税号854511项下的石墨电极。
调查期间,日方详细审查了相关证据,包括产品的价格、成本、市场份额以及对中国石墨电极进口对日本国内产业的影响等。经过一系列严谨的调查程序,日本经济产业省与财务省最终作出了反倾销初裁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全球石墨电极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石墨电极出口量的增长,一些国家开始对其发起反倾销调查。日本此次初裁决定,无疑将对中国石墨电极出口企业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石墨电极数量占出口总量的比例并不高。据阿拉丁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出口石墨电极共计8.74万吨,其中向日本出口了0.29万吨,占比仅为3.32%。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初裁决定虽然会对相关企业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但短期内对中国石墨电极整体出口的影响有限。
然而,长期来看,反倾销调查及其可能带来的征税措施无疑会对中国石墨电极出口企业构成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企业需要积极调整出口策略,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政府和相关行业组织也应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
日本方面表示,后续将为利害关系方提供针对初裁决定提交证据、表达意见的机会。同时,日方将继续依据WTO规则和国内相关法规开展调查,在最终确定是否存在倾销商品进口、是否对日本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事实后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
此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时有发生。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学习和运用、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后续决定的出台,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件的进展,并为您提供最新的报道和分析。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企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积极应对可能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