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69.9岁 谣言

2025-02-26 08:49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目前,网络上流传着一则关于“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的言论,这一表述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然而,经过深入核查,我们发现这一说法系自媒体滥用信源、混淆概念的结果,缺乏科学依据。本文旨在揭示中国男性平均寿命的真相,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健康建议。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69.9岁 辟谣

谣言是怎样产生的?

混淆“平均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

近期,一些自媒体博主发布文字或视频称“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69.9岁,女性78.5岁”。一张网传图片显示,2021年到2024年,我国男性平均寿命连续四年下降,从75.46岁下降至69.9岁;女性平均寿命也从2019年最高时的80.93岁下降到78.5岁,引发热议。记者发现,不少发布者竟为平台认证的三甲医院医生,有博主声称该数据由权威部门发布,真实可靠,相关内容获得上万点赞。

这些所谓核实过的数据也引起了一些网友质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寿命怎么会连年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深耕人口老龄化、人口与发展等领域多年,他明确指出,自媒体博主首先就混淆了“平均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这两个概念。传言中提到的“平均寿命”实则是“平均死亡年龄”,指所有死者年龄的平均值。

“一般不叫平均寿命,标准的说法就叫平均预期寿命。平均寿命是指什么?这一年去世的人,你把他们的年龄都加起来,除以这一年的死亡人数,这叫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很难算,光拿这一年死了多少人,是算不出这个数的。要分男性和女性的,那就更难算了。平时的网上炒作这些人,他显然不懂这个计算方法,他也拿不到这个数。”

杜鹏介绍,由于计算所得结果会因死亡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而严重扭曲,不能准确反映人口寿命水平,因此“平均寿命”这个概念并不常用。他举例说,在其他情况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人口的年龄结构比较老,那么每年死亡人口中老年人的数量就会多,计算的平均死亡年龄就比较高。

相比之下,平均预期寿命则是一个更常用的概念,它基于当前各年龄段死亡率,预测新生儿未来可能存活的平均年数,消除了年龄结构影响,能够反映人口真实寿命水平。

“平均预期寿命是假定一批人按照某一年的分年龄死亡率度过一生,他们平均的存活的年数,比如2024年新出生的小孩,按照2024年分年龄死亡率去度过一生,预期的寿命。”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为历史最好水平。这一实际情况与各自媒体博主“人均寿命连年下降”的说法完全不符。在杜鹏看来,传言根本站不住脚。

“平均预期寿命是用分年龄死亡率算出来的,所以没有发生这种大的变化,导致分年龄死亡率增长的情况下,预期寿命是不会减少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存活率是越来越高的,分年龄死亡率是在下降的。我们每年公布的死亡人数,像刚公布的2024年比2023年死亡人数还少,预期寿命不可能往下降。所以完全不知道这个数是怎么算出来的,没有科学依据。”

一、中国男性平均寿命的现状

根据最新世界人口排名统计,中国男性平均寿命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例如,2022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4.6岁,居全世界第44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流传的“69.9岁”这一数据,并未在官方或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中找到依据。

实际上,男性平均寿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个体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一年的数据作为固定值来看待,更不能轻信未经核实的网络传言。

二、影响中国男性平均寿命的因素

1. 医疗卫生条件

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人类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曾经致命的疾病现在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创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这对于延长男性平均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男性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2.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影响男性平均寿命的关键因素。现代男性往往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这些都对男性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吸烟是导致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数据显示,中国男性的吸烟率远高于女性,而长期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减少约10年。此外,酗酒也会对肝脏、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进一步缩短寿命。

在饮食方面,许多男性倾向于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饮食,缺乏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摄入。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影响寿命。

缺乏运动也是现代男性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3. 心理压力

现代社会中,男性往往承担着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等躯体疾病。

然而,男性在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社会对男性的期望使得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往往不愿意寻求帮助,担心被他人视为“软弱”。这种心理障碍使得许多男性在长期的压力下,无法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最终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4. 社会因素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平均寿命。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他们需要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同时还要在社会中取得一定的成就。这种性别角色的束缚使得男性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忽视或延迟就医,担心影响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履行。

此外,社会对男性健康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公共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女性的健康问题,如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等,而对男性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这种社会环境使得男性在健康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和资源,进一步加剧了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三、提高中国男性平均寿命的建议

1. 改善生活方式

男性应该积极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均衡的营养,如适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男性应该增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维持健康的体重。

2. 关注心理健康

男性应该学会正确应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面临心理问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来释放情绪。社会也应该为男性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资源,打破性别偏见,鼓励男性积极面对心理问题。

3. 重视健康管理

男性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针对心血管疾病、前列腺疾病等男性常见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对寿命的影响。同时,男性应该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积极参与公共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了解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

4. 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政府还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男性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减轻他们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四、结语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话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一年的数据作为固定值来看待,更不能轻信未经核实的网络传言。通过深入分析影响男性平均寿命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改善生活方式、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健康管理和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是提高男性平均寿命的有效途径。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提高男性平均寿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更多的男性享受到更长、更健康的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看到中国男性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