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5 号,著名演员丛珊在视频账号上分享了一段自白,没想到引发了热议,连带背后的故事也激起了很多网友的兴趣。原来,有些争议并非当事人本意,而是时代与个人经历所迫。
丛珊与吕丽萍、姜文、刘斌等人都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不过在知名度方面,她比后几位要低很多。在讲述这段经历时,丛珊提到了 “政府奖学金” 以及留学深造,然而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因素。另一个主要原因,还要从她出演《牧马人》说起。
丛珊出演《牧马人》时,还只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这部电影于 1982 年上映,观影人数达到了惊人的 1.2 亿,丛珊也因此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并凭借该片获得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还以 60 万选票位居《中国青年报》“最喜爱的十大青年银幕形象” 榜首。此后,她又出演了谢晋导演的《秋瑾》,以及《良家妇女》等作品,《良家妇女》还获得了第二十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要奖等国际奖,丛珊也被外国观众视为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典范 。
然而,成名后的丛珊并未一帆风顺。大学毕业后,她就职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成为一名话剧演员。但即便已小有名气,在剧院里她却未受到重视。1986 年,丛珊先后出演了《魔方》《红鼻子》《黄金时代》等几部话剧,可多数都是跑龙套角色。从备受瞩目的电影女主角到话剧舞台上的小配角,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让她倍感失落 。再加上当时一些不合理的分配以及可能存在的 “排挤” 情况,导致她心理上出现变化,对国内的演艺环境逐渐失望 。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7 年,丛珊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当时她意外获得法国政府的奖学金,便决定前往法国高等戏剧学院深造,开启了长达五年的求学之路。本以为到法国能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可到了法国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在国内已是知名演员的她,在法国却无人知晓,那种从云端跌落谷底的感觉,让她痛苦万分 。可即便如此,种种原因使得她在法国一待就是 38 年,期间虽然也有回国参演一些作品,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旅居法国 。
在丛珊视频的留言处,一段文字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少东家好,我闹闹是丛家火柴厂最后的童工,去年去世了,94 岁,我爸妈和我都很喜欢你和你拍的片子。” 这句话足以说明丛珊出生在一个显赫家庭。原来,这位网友口中的火柴厂是丛珊老祖创办的青岛第一家火柴厂,职工多达千余人。丛珊的爷爷是丛贯一,继承父业成为振业火柴总公司经理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丛珊本应生活无忧,可时代的变故还是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冲击。她的父亲因文化大革命被关了八年监狱,母亲在干校学习一待就是七年,丛珊的童年只能和姥姥、舅舅一起度过 。
丛珊的感情生活也颇为坎坷。她曾有过一段与外籍丈夫的婚姻,两人育有一子,但这段婚姻并未长久,之后她独自带着儿子回国。后来,丛珊邂逅了现在的丈夫萧峰,在丈夫的帮助下,她慢慢回归大众视野,陆续出演了《无名的功勋》《南国梦》《大河颂》《王昭君》等影视作品 。
如今,丛珊偶尔会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也会参与一些国内的演艺活动和综艺录制。虽然旅居法国多年,但她始终心系国内的演艺事业,也希望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回顾丛珊的经历,有年少成名的辉煌,有旅居海外的孤寂,也有回归家庭的幸福,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了她人生中独特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