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所有军事援助,要求泽连斯基政府展现 "对和平的诚意承诺"。这一决定标志着美乌关系急剧恶化,也为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增添了新的变量。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源于近期白宫会谈的激烈冲突。2 月 28 日,泽连斯基访美期间与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爆发争吵,万斯副总统指责乌方 "对美国缺乏感恩",双方不欢而散。冲突核心在于美乌对和平协议的分歧:美国要求乌克兰接受领土妥协换取停火,而泽连斯基坚持 "安全保障是底线"。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战略利益博弈。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协议获取乌克兰稀土资源,而泽连斯基拒绝将关键资源拱手相让。特朗普政府将军事援助与政治让步挂钩,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乌克兰就范。
根据美国官员透露,此次暂停包括:
冻结所有新武器销售资金,涉及 ATACMS 导弹、"海马斯" 火箭炮等精密装备
暂停使用 "总统提取权" 从美军库存调运武器
停止通过 "对外军事融资系统" 为乌方提供贷款
尽管西方评估称乌克兰现有库存可维持至 2025 年年中,但失去美国支持将导致:
远程打击能力大幅下降
防空系统补给中断
情报支持力度减弱
欧洲国家在表达对乌支持的同时,开始调整战略布局:
英国追加 22.6 亿英镑贷款,允许乌方购买 5000 枚防空导弹
德国默茨明确表示 "乌克兰可以依靠欧洲"
法英提出 "局部停火" 方案,试图填补美国退出后的真空
俄罗斯则乐见其成,梅德韦杰夫直言 "特朗普的训斥还不够",扎哈罗娃讽刺白宫 "克制堪称奇迹"。国际社会担忧,美国的战略收缩可能改变欧洲安全格局。
特朗普政府的决定引发国内争议:
共和党内部 63% 的 CPAC 参会者支持万斯的强硬路线
国会要求乌方 "坐到谈判桌前"
企业界担忧民粹主义抬头影响经济政策
万斯副总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 "民主课" 和频繁外交出击,被视为特朗普主义的极端化延伸,其 "政治斗士" 形象既巩固了基本盘,也加剧了盟友的离心倾向。
当前局势存在三大悬念:
欧洲能否建立独立于美国的援乌体系?英国已牵头组建 "志愿联盟"
俄罗斯是否会抓住窗口期加强攻势?近期顿巴斯地区炮击频率上升 30%
特朗普政府的 "和平缔造者" 角色能否奏效?美俄可能就制裁调整展开秘密接触
这场援助暂停不仅是美乌关系的转折点,更是国际秩序重构的缩影。当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印太,欧洲能否形成自主安全架构,将成为影响 21 世纪地缘政治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