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宇黄焖鸡被挂牌督办: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快餐行业面临深刻反思
近日,国内知名快餐品牌杨铭宇黄焖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简称“国务院食安办”)挂牌督办,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作为国内快餐市场的领军品牌之一,杨铭宇黄焖鸡一直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便捷的就餐体验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此次被挂牌督办,无疑给这一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让整个快餐行业陷入了深刻的反思。
3月12日,新京报记者通过暗访曝光了河南郑州、商丘等地的多家杨铭宇黄焖鸡加盟店存在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暗访视频显示,这些门店不仅使用变质食材,还将顾客剩菜回收再加工售卖,甚至用色素掩盖变黑的隔夜牛肉,冒充新鲜食材。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和担忧,对杨铭宇黄焖鸡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据暗访视频显示,杨铭宇黄焖鸡的部分加盟店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诸多令人震惊的问题。首先,食材的变质问题尤为严重。暗访记者发现,这些门店使用存放多天的发酸土豆、发黑变质的牛肉等食材进行烹饪,完全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些变质的食材不仅口感不佳,更可能含有有害细菌或毒素,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其次,剩菜回收再加工售卖的行为也令人咋舌。店员将顾客未吃完的香菇、鸡肉等剩菜挑拣后重新装盘,二次售卖给其他顾客。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选择快餐时,期望得到的是新鲜、卫生的食物,而不是被回收再加工的剩菜。
此外,为了掩盖食材的变质情况,门店员工还会使用色素对食材进行染色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新鲜诱人。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商业道德,也严重损害了品牌的信誉。消费者选择杨铭宇黄焖鸡,是因为信任其品牌和质量,而这种欺骗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背叛。
除了食材问题外,这些门店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暗访视频显示,员工在制作过程中徒手接触食材、抽烟操作,外卖单甚至直接丢在成品上。这种不卫生的操作方式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规范,也增加了食物被污染的风险。同时,门店在员工管理方面也存在严重漏洞,大量员工无证上岗,食品安全培训流于形式。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杨铭宇黄焖鸡在加盟门店管理方面的严重缺失。
面对舆论压力,杨铭宇黄焖鸡总部迅速作出回应,发布致歉声明,并宣布对涉事门店进行永久关停处理。同时,总部还表示将对全国所有门店进行深度自查和排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然而,这一事件的影响并未就此平息。3月13日,国务院食安办向山东省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河南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出挂牌督办通知书,对两地核查处置工作实行挂牌督办。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对杨铭宇黄焖鸡品牌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杨铭宇黄焖鸡成立于2011年,以加盟模式迅速扩张。截至2025年3月,其全国门店数量已达到约2518家,覆盖31个省份。然而,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品牌对加盟商的监管难度也随之加大。此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是品牌监管不力、加盟商唯利是图的结果。这也暴露出快餐行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监管难题和风险。
此次事件对杨铭宇黄焖鸡品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该品牌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便捷的就餐体验,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然而,此次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严重损害了品牌的形象和信誉。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客源流失在所难免。同时,品牌还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巨额赔偿的风险。这些后果都将对杨铭宇黄焖鸡的品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整个快餐行业而言,此次事件也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快餐行业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同时也面临着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多方面的挑战。此次杨铭宇黄焖鸡事件的曝光,再次提醒快餐企业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快餐企业作为食品行业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责任。只有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挽回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杨铭宇黄焖鸡总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对涉事门店进行永久关停处理外,总部还表示将对全国所有门店进行深度自查和排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同时,总部还将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此外,总部还将设立投诉专线,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和举报。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品牌对加盟门店的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挽回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还需时间来验证。对于杨铭宇黄焖鸡品牌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时,也要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需求,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我们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快餐品牌时要更加谨慎和理性。不仅要关注品牌的知名度和口碑,更要关注其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要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有信誉的快餐品牌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