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闭门懒读书
湖南某高校引用胡适的话被报道以后,引起舆论挞伐。该校除去胡适署名,依然保留原话。秦桧是大奸贼大家有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秦桧不只是状元出身,还是当时风头很盛的大书法家。但是这些成就不能改变它残害岳飞的事实,不能洗脱他的奸贼汉奸罪名。胡适是有一定的成就,就象秦桧一样,洗不白他自己。我对湖南师范学院的忠告是,古今中外有很多名言警句,不一定非要引用一个坏人的!桌上有很多碗饭,你非要选那碗掉进一只苍蝇的,你不是有病嘛!
为此舆论场争执不休。一派认为胡适是近代中国名人,他的话说得有道理,没必要回避;另一派认为,胡适作为近代社会政坛上的反派人物,不应该引用他的言论而应该彻底封杀。就史实而论,胡适在现代历史上的定位很明确:在新文化运动中有重大贡献,在民族独立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反动的。说白了就是新文化运动他支持“新”,当然他的“新”更多是“洋”而已。他就是在那个时候攒的名声,靠这个投机了一辈子。白话文的使用其实在历史上早有先例,比如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用白话写的。所以严格来说,胡适不是第一个使用白话文的人,但他是推动白话文成为正式书面语的关键人物。另外,同时期的陈独秀、鲁迅等人也参与了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推广白话文的重要平台,而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无可否认,也不应该否认。胡适确实在1917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文献,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提倡白话文,推动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一起被鲁迅先生誉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当代人的文章、诗歌,无不是建立在陈独秀、胡适等前人奋斗的基础上的。仅此而论,胡适功不可没。但胡适的新是以一切西方为标准的新,所谓的自由宽容也是无条件的接受西方统治,树立所谓的一切向西看的全盘西化的评判标准,其实就是殖民文化植入。鲁迅和陈独秀的新是以让中国文化能够动方便动员群众的新,去除糟粕保留内在不屈精神和民族意识的新状态。所以两者在摧毁旧八股上行动一致,一到如何建立新文化的时候就分道扬镳了。
在政治上,胡适是反动的。有人根据他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的表现,认为他对抗日有贡献,这并不能让人信服。在对待抗日战争的态度上,胡适是消极的,也是完全采取投降主义的。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的一九三八年,胡适竟向日本人出主意:“若要真正征服中国,必须先征服中国人民的心”。胡适认为,日本人要取得胜利,关键在于与中国的地主和文人阶层合作。通过与当地精英团体的合作,利用儒者的力量来说服民众。而在这一荒谬逻辑之下,日本人随即改变策略,对中国各抗日团体实行分化瓦解诱降,对中国的抗战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害。汪精卫公开投降,走上“曲线救国”之路;蒋介石对日本人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妄图与日本媾合。直到抗日战争已经进行到了一九四四年,蒋氏还与日本人达成“只要重庆政府在其他地区不抗击日军,则日军保证蒋介石辖区‘不受侵犯’”的协议。
这些老账虽不能全算在胡适的头上,但他妄图与日本人媾合投降的态度,对中国的抗战事业是十足有害的。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新华社曾发布两批战犯名单。第一批四十三名为众所知。时隔整一个月,新华社又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五日发布第二批十四名战犯名单则鲜有人提及。在这第二份名单上,胡适先生赫然在列,排第十二位,从而成为第五十五号战犯。
有人总拿他与老蒋的矛盾说事儿,把他夸成一个反对独裁,提倡自由的民主人士,这是大错特错。胡适主张的所谓自由,只不过是拾西人牙惠,提倡的是他们那一个团体的言论自由,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没什么关系。他一边反对老蒋独裁,一边拿老蒋给他的奉䘵,当他的“驻美大使”,遂行其“小骂大帮忙”的伎俩。这样的人,连蒋介石对他都嗤之以鼻,说他毫无节操毫无人格可言。
《蒋介石日记——上星期反省录》的评价: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使美四年,除为其个人谋得名誉博士十余位以外,对于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甚至不肯说话,恐其获罪于美国,而外间犹谓美国之不敢与倭妥协,终至决裂者,是其之功,则此次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前,如其尚未撤换,则其功更大,而政府令撤更为难矣!文人名流之为国乃如此而已。
近几年,公知们不大吃香了,但公知们总是不甘心于自己的没落,他们时不时就要提一嘴胡适之先生的大名,这是有原因的——胡适之先生是现代公知们的鼻祖,官当得大,名头儿响亮,不拉他来当遮丑的大纛,还能拉谁呢?
中国文化历来有两条脉络,一条是硬的,一条是软的。前者讲气节,讲骨气,讲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后者讲权变,讲灵活,讲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不分主次,不问背景,你很难说谁好谁坏、谁优谁劣。但一旦框定在民族大义生死存亡之际,其历史评价就高下立判了。不幸的是,胡适偏偏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表现了他软的一面。恍然间,我竟诧异于他竟没有公开投敌去汪记南京政府混个一官半职。
所以,胡适的历史定位很明确。不埋没其文化贡献,不掩饰其政治罪恶。客观而论,一介反动文人而已,不值得后人推崇洗白。胡的主张一直是让卖国自由,给汉奸宽容,而不是给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拿来替自己争取权力的,不是来享受权利的。胡适没有真本事,他拿不出过硬的学术成绩,别的不说,解放后他离开大陆去美国,在美国多年大学里都混不出个样子,拿的是最低的薪水,最后舔着脸求蒋介石,回到台湾靠吹捧国民党混口饭吃。
附录:
1949年1月20日,即第二则新华社电讯发布前一周,中共中央发出经毛主席修改定稿的电文《热烈祝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其中说道:“在这里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不论和战,战争罪犯是必须拘捕的。我们的八个和平条件的第一个,就是惩办战争罪犯。现在南京城内尚有头等战争罪犯蒋介石、李宗仁、孙科、何应钦、吴铁城、王世杰、戴传贤、张群、陈果夫、陈立夫、翁文灏、王云五、张厉生、朱家骅、顾祝同、刘峙、余汉谋、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汤恩伯、陶希圣及其他罪大恶极的帮凶们,例如胡适、郑介民、叶秀峰等人,企图继续作恶。你们现在就应侦察他们的动向,以便你们在不论是和平开进或者战斗解决时,能够不失时机,一律拘捕,交给人民法庭判罪。一切在逃之战争罪犯,即使逃到天涯地角,亦须穷追务获,归案法办,决不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