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内卷究竟是怎么来的

2025-09-06 11:10    头条推荐    来源:365文库
下载Word
下载成Word

内卷究竟是怎么来的,玩个游戏您就明白了。游戏如下,我现在拿出1万块拍在桌子上,并当众宣布拍卖这1万元现金,起拍价100元,价高者得。但有个附加条件,就是出价第二高的人,也要向我支付他的报价。现在问您两个问题:1、这个游戏能不能参与?2、如果能玩,最佳策略是什么?这是一个诠释非合作动态博弈的扎心游戏,也是高校经济学课程的经典课堂实验,游戏的名字叫万元陷阱博弈。涉及经济学、逻辑学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先说答案,游戏可以玩且有最优解。肯定会有人说不玩,害怕出了100有人出200,就成冤大头了。但如果别人都不玩,你玩不玩?如果拿100换1万,傻子才不玩。问题是游戏并没有禁止不玩的人出价,而人心又是彼此隔绝的,我甚至都不会去问玩不玩这个问题,直接开始叫价。假设每次加价为100元,那么只要有一个人出了100,肯定会有人愿意出200,因为他想赚9800的收益。紧接着就会有人愿意出300,如此往复,价格最终会来到9900元。此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再往上加就只能叫1万了,意味着继续加价就没有收益了。

你猜还会不会有人叫价?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叫价,或者叫了几手就停了,那你肯定不会叫价。但是那个出9800的人可不这么想,此时他如果不出手,根据规则就要白白损失9800,如果叫1万虽然不赚钱但也不赔钱。各位请记住这个节点,这是个分水岭,事情由此开始失控,刚才那个叫9900的人听到有人叫10000,心想这不是成心捣乱吗?此时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认栽,白白扔掉9900,要么继续加100,让游戏继续,以损失100的代价换取拿到1万的可能性。

虽然他知道对方仍然有可能继续加价,但是他已经停不下来了,高额的沉没成本让他退无可退。于是他咬着后槽牙,喊出了那个让旁观者认为是疯了的数字 1,0100。然后,这个游戏由大家参与的良性竞争,变成了两个人的恶性死磕。数字还会不断上涨,直到有一个人实在承受不住甚至破产才能算完。聪明的你看到这也许会说,如果从一开始就设立一个攻守同盟,以最低的起拍价得到这1万元,不就行了吗?哪怕赚到这9900再和所有参与的人去平分也行啊!大家共赢谁也不吃亏。

可是事情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刚才咱说了,这个游戏经常被用作课堂实验,用于给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解释沉没成本的意义。当然出于教学目的,标的往往不会设1万这么高,能说明道理就好了。在统计了几百次实验结果后发现,最终绝大多数的拍卖收益普遍都在标的实际价值的3-5倍这个区间波动。而更万恶的馊主意出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迪克西特,他让学生们用鼓掌时间去竞价来赢得他手里的20美元,结果那个可怜的获胜者为了区区20美元,足足鼓了4个半小时的掌,想必第二名也不遑多让,实验结束时多半个班的人手都是肿的。这个老登用鼓掌修改了游戏规则,使这个游戏由只收割前两名变成对所有参与者沉没成本的通杀。

如果将这个博弈模型放到整个社会中去,又会怎样呢?各位还记得咱们一开始在讨论什么吗?内卷,对,这就是内卷的原动力,它源于人心,源于自利好胜,背叛冲动、不甘心和损失厌恶,这些植根于每个人身上的出场设置。大刘在三体里写过,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而这恰恰是这个游戏难以破解的关键因素,由人心隔绝的猜疑链将所有人都变成了猎人和猎物的叠加态,贪婪和恐惧的叠加态,在猎杀对方的同时也在被对方猎杀。

当这个博弈模型面向社会中不特定人群展开时,攻守同盟极难达成。首先,沟通成本巨大,在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中,你不知道竞价者都有谁,更无法将攻守同盟的意愿有效传递给每一个参与者并征得其同意。其次,在不合作就能独揽彩池的诱惑面前,总会有人口是心非。只要有一个人动了歪心思,想投机取巧、火中取粟,也必然会遭到其他参与者的报复性回击。于是这种类似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必将迅速在所有参与者中蔓延开来,将场面导向失控,内卷开始。

每个参与者既是内卷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推波助澜的帮凶。而现实商业环境比课堂上的实验往往更加残酷,不止收割出价第二的人,而是收割所有竞价者。课外培训机构卷师资、家长卷腰包、学生卷分数,最终双减一声令下整个行业轰然倒塌。职场中牛马们的福报成了996的遮羞布,企业用狼性文化让员工卷业绩、卷工作时长、卷忠诚度。当行业下行,牛马们却纷纷卷了铺盖,下沉到网约车和送外卖的战场继续卷。无处不在的内卷让这个世界看起来象极了一个巨大的真人版网游,如果所有人都不氪金,那么你可以安心做个免费玩家。但只要游戏中出现了氪金玩家,平衡就会被打破。此时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付费跟进,保持自己在游戏中不处于劣势。要么变成付费玩家眼里的垫脚石被别人玩,最后黯然退场。

经济学告诉我们,竞争有利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竞争中不断繁荣的。但是竞争不是没有底线的死磕,更不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双输。博弈论把这些东西进一步细化,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什么样的竞争是良性的,什么又是恶性的呢?分水岭在哪里?回看上面的游戏,拆解一下就会发现,里面有两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节点,第一个是5000元,达到这个节点时,出现了整体收益的临界点。若有人不甘心则只能出价5100元,总成本就变成了10100,总收益1万,净收益由此开始变为负值。也就是说,那个出价5100的人,在这场竞争中获得的收益,小于那个出5000的第二名的损失。从总体上来看,参与者的总付出大于总收益。如果把所有竞价者看成一个整体,就是赔了。整体虽然赔了,但赢得竞价的个体此时还有收益。第二个节点则出现在1万元,此时如果想继续,就只能喊大于1万的数字,那样在这场游戏中不但整体收益为负,而且没有任何一个竞价者获利,结果就是妥妥的双输。

我们把这个游戏分为三个阶段,叫价低于5000时叫可协商阶段,这个阶段利己大于损人,理论上具有寻求合作者达成共赢的可能。出价高于5000但低于1万时,叫赢者通吃阶段,这个阶段损人大于利己,没有合作解。出价高于1万时叫恶性竞争阶段,这个阶段损人且不利己,属于双输的局面,也就是咱们通常语境下的内卷。各位想过没有,这意味着什么?扎心的是,在所有非合作博弈中,损人利己是竞争的常态。只要叫价就会造成前一个叫价人的损失,但只要总体收益为正,就存在寻求合作解的空间。在游戏的第一阶段,任何时候停止都可以靠协商,让所有参与者都没有损失。比如对方叫900,你就跟他说哥们,一会我喊1000你别继续加了,这样我赚了9000,你已经付出的900我替你出,只要你按我说的做,我再额外给你1000,这样咱俩就都有得赚。当然对方也可能说那你干脆别叫了,我赢了给你2000。

到这里出现一个神奇的现象,你俩争执的焦点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怎么抢蛋糕变成了怎么分蛋糕。万元陷阱博弈此时在你俩之间就转换成了另一种博弈模型,叫猎鹿博弈。猎鹿博弈属于合作博弈的一种,而万元陷阱博弈则属于非合作博弈。这两种博弈有本质区别,但在某种情况可以互相转化。当然,这种能够达成合作解的情况也有条件限制,人多了不行,因为你必须说服所有的参与者,而所有参与者又必须要彼此信任,避免有人背后开黑枪。抢夺胜利果实的成本会随着竞争人数成几何级数递增,也就是参与者多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猜疑链会导致信息熵暴增,形成合作所需的交易费用就会过高,最终导致合作失去可能性。

总之人越多心也就越散,被截胡越难提防,攻守同盟也越难形成。所以这种合作只会在竞争者数量很少,且实力基本相当的时候才可能发生。一般都是行业内两三个巨头,为了避免出现恶性竞争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大家都还记得10年前的一桩旧事吗?2015年滴滴和优步为了抢占国内市场,竞相给出高额补贴,一度杀红了眼。据测算,当时这场补贴大战如果进行下去,每年会让双方损失数十亿美元,无休止的死磕对双方都是灾难性的。最终理性让双方回到了谈判桌上,经过多轮秘密谈判,2016年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的业务,优步全球获得滴滴5.89%的股权。滴滴创始人程维和优步时任CEO卡兰尼克还分别进入了对方公司的董事会。所以,人类社会的确有一些竞争,要么赢家通吃,要么认输退场。但更多的竞争其实还是有协调空间的,有些事只要有理性会博弈,就没有必要真走到两败俱伤的那一步。

如果无法和所有竞争者达成一致,又该怎么办?在各怀鬼胎、彼此算计的万元陷阱博弈中,有没有最优策略呢?这个还真有,但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你不能贪,二是你能抢占先机。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先动优势,在各种动态博弈模型中,由于大家是轮流出招的,在某些博弈类型中先出招有天然优势,这种情况叫具有先动优势。比如围棋或者象棋中,先行棋的一方都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围棋靠天目去平衡,而象棋则靠双方轮流执红棋去尽量缩小先动优势造成的不公平。

万元陷阱博弈就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先动优势的博弈模型,所以最佳策略就是第一个叫价,叫多少呢?还记得刚才说的要点吗?不要贪、更不能侥幸,直接叫9900,这时候你会惊喜的发现,你成了全场最靓的仔。你用你的行为向全场传达了你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气势,同时也打消了所有人继续叫价的动机。因为如果继续加价只能加到1万了,那意味着无利可图、损人不利己。而且还要承担被你报复的可能,而你作为第一个叫价的人,你的行为没有造成任何人的损失,其他竞价者也就不存在报复性竞价的心理动因。所以,只要有先机、不贪,你就能稳稳锁定100块的收益。

第一个人直接叫到9900,其他人放弃竞价这个最优解,在博弈论中有个名词叫达到纳什均衡,什么意思呢?划重点,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非合作博弈中,所有参与者在已知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前提下,自身策略为最优选择的状态,没有任何一方可以通过单方面改变策略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的情况,即为达到纳什均衡。

作为一个结论来说,万元博弈陷阱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点,这是博弈论告诉我们的冰冷事实。这个直接出价9900的策略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最多的回答是不要贪,要懂得适可而止。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回答:1、要善待对手,不要去做无谓的伤害行为,打人一拳需防人一脚。2、要懂得正确的威慑,走对手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3、生意就是生意,目的是逐利而不是置气、斗气、耽误挣钱。4、沉没成本不应该参与未来决策。5、可以损人利己,但要保证自己的收益大于对方的损失,并想办法给对方适当补偿。6、要么不做,要么做绝。7、内卷都是从温水煮青蛙开始的。8、可以吃饭,但不能砸锅。

而印象最深的答案出自一个瘦小文弱的男生,他用带着江南口音的普通话说,先动优势意味着机遇,而拿到机遇后能够正确操作是能力,所以当机会出现时你得中用,吃相要优雅但态度要坚决,那样其他竞争者就会知难而退,然后他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我就是这么追到我女朋友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