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的欣赏 
一、 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 
、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 
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公元前11世 
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自然 
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 
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 
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 
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造园工作,将 
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 
求。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 
堆山、理水等。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