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寄书 上传于:2024-06-12
《紫藤萝瀑布》阅读链接材料 链接材料1: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链接材料2:宗璞访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文学观。由教育承传、历史负载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原因,这一代作家大都有一种“启蒙”情结,相信文学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不说是“启迪民智”,至少是可以陶冶人的心性。从骨子里说,他们还是承接了(不管是自觉的或非自觉的)中国知识分子“士志于道”的传统,以“道”自任,以文学来促成“道”的实现。虽然经历了儿十年的曲折坎坷,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可能有所改变,但对文学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这一点,却是依然信奉的。在“访谈中,宗璞引用了她父亲(冯友兰)常常提到的宋代理学家张载的那段话并表示认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宗璞说,她父亲那一代知识分子常常以此自许,她自己虽然离它很远,但也向往那样的精神和境界。——这就是宗璞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一种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