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此恨关风月 上传于:2024-07-0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11 核舟记 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 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 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 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 【学习重点】 准确翻译课文,感受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学习难点】 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构思之妙、工艺之精。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雕刻艺人王叔远,名毅,号初平山人,曾刻一枚精致的核舟赠给魏,魏学洢赞叹王叔远的技艺,便写了《核舟记》这篇文章,后来被清人张潮编入《虞初新志》。《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 文体“记”:“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
tj